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射洪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务中心:情系群众 保障民生
2021年01月11日 19:3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11日电 (苏勤)2020年,四川省射洪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务中心紧紧围绕“民生为本、人才优先”工作主线,坚决贯彻落实市人社局“温暖人社”的重要部署,认真开展经办队伍纪律作风和“三查三比”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经办服务水平,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开展“三查三比”专项行动动员会现场。
开展“三查三比”专项行动动员会现场。

  切实做好机保政策宣传。全年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机保政策12条,及时向广大参保人员及单位经办人员发布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政策、工作动态;在网络媒体上定期、不定期宣传机保政策;深入到部分参保单位,宣传机保政策,讲解微信认证操作。

  利用微信公众号为退休人员待遇领取资格认证。截至目前,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领取资格认证的退休人员达7000余人,微信认证率达80%。财政遗属定补人员、教育系统离岗退养民师、组织部管理的离任村干部5000余人也借助公众号进行领取资格认证。

  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养老金。准确申领2020年度新增退休“中人”预发待遇;按月准确编制全市8800余名退休人员养老金用款计划,足额发放养老金。

  做好退休“中人”待遇兑现。召开全市退休“中人”待遇兑现工作启动暨业务经办培训会,按照省社保局兑现退休“中人”新标准待遇工作安排部署,认真清理2000余名退休“中人”基础数据,为待遇兑现做好了准备。配合社保清理参保单位欠费,争取财政调度到位贴息资金和职业年金做实资金。开展“中人”待遇纠错和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

  做好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的转移接续。严格按照养老保险关系和职业年金转移接续操作规程,及时转移接续了154名流动人员养老保险和职业年金关系。建立三级审批制度,严格审查转移接续资料和转移金额,建立转移接续台账,杜绝了保险基金的流失。

  做好基金支付风险的防控工作。加强《社会保险法》的宣传,增强干部职工法律意识;建立和完善了业务经办的三级审批机制,确保各个业务经办环节相互监督和制约;将关键风险岗位退管股和办公室负责人实行了轮岗,减少经办风险;通过代财政支付全额拨款单位死亡退休人员丧抚费、代财政支付服刑人员生活费,及时追回多发待遇73万余元。

  认真开展人社系统作风纪律和射洪市委“三查三比”专项行动整治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各股室和职工职责,中心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增强了。完善单位内部管理制度,单位的工作纪律、服务行为规范以及遂宁市机关党员干部工作、生活时间《十不准》等制度及时上墙,以制度管人管事,干部职工纪律意识提升明显。各个股室进一步优化了业务经办流程,减少办事环节和办事手续,提高了经办效率。

  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队伍建设。抓好支部日常管理。认真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扎实开展党员干部警示教育活动,按时足额缴纳党费,加强纪律建设,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支部书记与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干部签订了《2020年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深化部门廉政风险防控。认真贯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的决策部署和指示精神。成立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强化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认真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理论学习,坚定干部职工理想信念,加强了意识形态工作阵地建设,充分利用展板、标语、微信公众号、QQ群等宣传全面从严治党、“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积极开展作风整治活动,干部职工针对查摆出来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自觉克服了工作纪律懒散的现象,单位在各个股室设立了党员示范岗,树立了服务标兵、业务标兵和纪律标兵,中心“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正逐步形成,干部工作作风明显好转,支委议事决策作用明显增强。

  根据省、遂宁市、射洪市脱贫攻坚工作要求,射洪市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事务中心扎实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组织帮扶干部开展大走访活动,及时解决贫困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向贫困群众宣讲脱贫攻坚各项政策。扎实开展感恩教育,向龙怀村拨付感恩教育资金6000元。大力搞好产业发展规划和实施,做好中药材白芷收购和香桂管护工作;加强土地流转的引导和产业发展的指导工作;因户施策,给龙怀村拨付资金6000元用于发展“短、平、快”的“五小”产业;搞好“党建联建”、与龙怀村党员干部共庆“七一”,讲党课,充分发挥农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协助村两委搞好“四好村”创建和环境整治工作,顺利迎接了省、国家脱贫检查验收。(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