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西南医科大学:筑巢引凤聚英才 百舸争流进“1”步
2021年09月14日 19:3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9月14日电 (邹立杨 唐艳斌 王芳)日前,根据美国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最新数据显示,西南医科大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截至目前,学校已有两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

  筑巢引凤,集聚四方英才促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西南医科大供图
签约仪式现场。西南医科大供图

  西南医科大学坚持党管人才,深入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实施“高层次人才聚集工程”“人才团队建设工程”“人才培育工程”,初步实现“人才聚集”效应,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快速发展。

  西南医科大学药学院于2002年12月成立,现有临床药学、药学、中药学三个本科专业,药学、中药学两个一级硕士科学学位授权点和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

  在学校“以才引才、以才聚才、以才成团”的引才模式下,药学院引进了多名国内外专家教授为学科带头人。2015年,学校聘请原上海成药性评价中心主任、上海安评中心主任、第四军医大学梅其炳教授为药学院学术院长。随后,聘请国际消化药理学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曹之宪教授领衔分子药理团队,美国Roswell Park癌症研究所曹寿松教授和中科院百人(BR)计划林秀坤教授领衔肿瘤药理团队,中科院百人(BR)计划罗怀容教授、吴桂生教授领衔神经精神药理团队、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夏之宁教授领衔药物分析团队等。2016年,药学学科成功获评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立项。在高层次人才的磁场效应下,近5年,药学院成功引进全职博士30余名,新增省部级及以上人才称号10人次,新增四川省科技厅创新团队1个、教育厅创新团队2个,带动药学学科取得快速发展。

  战略牵引,制定学科规划绘蓝图

  学校每年多次召开全校学科建设工作专题会议,制定学科建设规划,针对性分析学科的优势特色和改进提升方向,根据学科发展现状制定出台《西南医科大学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整体建设方案》等制度文件,加强学科建设顶层设计和过程管理。

  在学校的高度重视和政策支持下,药学院主动作为,全面规划学科建设,构建了“一院四系两中心”组织架构,集中资源对药理学与毒理学ESI进入前1%的药理学学科进行重点投入。首先成立药理系,围绕分子药理、中药药理、肿瘤药理、心血管药理等,与附属医院、附属中医医院、附属口腔医院、医学电生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物与功能性食品研究中心等单位,联合组建科研团队,聚力攻关创新领域,形成了系列高质量成果。

  药学院坚持人人进学科,人人进团队,以学科为主线,加强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学科依托学校丰富的临床资源及区域特色天然药物资源,围绕重大疾病靶点及机制形成了抗衰老与再生、抗肿瘤治疗、中药整合药理研究三个特色研究方向,助力药理学与毒理学ESI快速推进。

  2016年以来,药学院获省部级及以上课题63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9项,共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200项,科研经费5000余万元。发表科研论文近40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79篇,IF>10的论文9篇;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获中华医学科技奖医学科学技术奖三等奖1项,华夏医学奖二等奖1项,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泸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整合资源,建强学科平台谋新篇

  科研平台是提高科研创新水平的坚实基础。在四川省一流学科建设经费、中地项目建设经费,以及泸州市和学校人才引进经费的支持下,药学院对核心科研平台和团队实验室进行了提档升级,购置了总价值达4000余万元的Q-TOF,LC-MS、流式细胞仪、QPCR等大型仪器设备,建成了仪器分析测试中心和400m2的SPF动物实验室,极大改善了学院硬件设施条件。

  在原有的“天然药物活性物质与分子药理”四川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的基础上,集中优势力量新组建并获批了“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药活性筛选及成药性评价”泸州市重点实验室,“细胞治疗与细胞药物实验室”、“抗衰老与再生医学”校级重点实验室。同时,主动融入学校公共仪器服务平台建设,为科研项目实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药学院还有效整合药学、中药学、临床药学的教学科研力量,充分发挥药学人才和学科优势,积极参与配合推动学校与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川南临港片区合作成立“川南医学转化研究院”,为西南地区人民提供高质量医疗技术服务;围绕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研究,与科瑞德制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厅市共建中枢神经系统药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夯实企业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与学校司法鉴定中心共建“法医毒物鉴定室”,并通过CNAS和省司法厅的认证认可,已服务多省市委托案件的鉴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021年,药学院所在的弘润楼已正式投入使用。在弘润楼布局和实验室分配过程中,药学院对学科团队进行了整合优化。科研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的药学院,又迎来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学科排名前1%。百舸争流更进“1”步,药学院将乘着学校发展的春风,进一步整合资源集聚力量,在新的起点展翅腾飞,为学校事业发展贡献更多的药学力量,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医药产业融合发展贡献更多的药学力量。(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