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2021绵阳市非遗作品展暨绵阳市第三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开展
2021年05月22日 18:1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作品展现场。杨勇 摄
作品展现场。杨勇 摄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2日电 (记者 杨勇)5月22日上午,由绵阳市文联、绵阳市文广旅局主办,绵阳市非遗中心、绵阳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绵阳市图书馆、绵阳市非遗协会、涪城区民间文艺家协会等承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绵阳市非遗作品展暨绵阳市第三届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展,在绵阳市图书馆院内绵阳市传统文化生活体验馆开展。70余位民间文艺爱好者创作的100件民间工艺美术作品,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呈现百年辉煌,本次展览将持续到5月28日。

  不忘历史艺术呈现革命征程

  走进绵阳市传统文化生活体验馆主题展厅,一组以剪纸、刺绣、染织、雕刻等工艺形式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特别醒目。

  一艘红船,安静的停在南湖,远处是青山与斜阳,岸边是茂密的芦苇,这是北川羌绣代表性传承人陈云珍历时3个月创作的刺绣作品《红船》。民间文艺家邓则用钢笔画的方式,以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的红船为素材创作了《启航》。这两件作品虽然都源于同一个素材,但不同的艺术风格,带给人特别的艺术观感。

  在这组作品中,参展文艺家们还以艺术手段呈现革命先驱和伟人风采。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开始伟大的长征。对这段历史,何云均的面塑作品《在路上》、王成的木雕《冲》、汪洪萍的剪纸《我要当红军》、绵阳师范学院学生董婷婷等联手创作的蜡染《红军四渡赤水》等进行多样表达。同时,绵阳文艺家胡元滨的木雕《红军长征在绵阳路线图》、王永俊的拓片《拥护中国共产党》等,对红军在绵阳的历史进行呈现。

  关注发展科技推动建设发展

作品展现场。杨勇 摄
作品展现场。杨勇 摄

  在展览现场,一幅《天眼傲立探苍穹》剪纸作品引起现场参观者的广泛关注。

  这幅作品是绵阳剪纸艺术家黄英创作的,该作品以我国著名天文学家南仁东担任总工程师、花费20年设计成功的射电望远镜为素材,融合银河、卫星等元素,画面中还有一条遨游太空的腾空,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进行艺术呈现。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抗美援朝,到“三线建设”,再到改革开放,绵阳的文艺家们用自己的方式留存这段历史。谢传昊的剪纸《特级英雄—黄继光》、谢成飞的剪纸《两弹元勋—邓稼先》、唐丽的刺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俞谦需的陶瓷《一心向党》、胡永洪的砚雕《党在我心中》等表达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国上下齐心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火热场景。

  邓勇的钢笔画《腾飞》以歼15和辽宁号航空母舰为素材,歌颂国家的强盛与民族的腾飞。张光生的葫芦烙画创作的《百年繁荣》,以党旗、山顶的太阳、火箭、卫星等为素材,去歌颂科技强国、百姓安康的繁荣盛世。

  在参展作品中,陈玉玲的剪纸《百年辉煌》、兰小奇的剪纸《科技振兴幸福路》、王成的木雕《飞向和合盛世》等作品,也通过多样的艺术表达,去解读科技进步在党的百年征程中的发展力量。

  记录现实热情讴歌家乡新貌

  在本次展览中,关注当下现实生活、记录城乡新貌的作品,也是一大特点。在绵阳人熟悉的铁牛广场,身穿各民族服装的同胞,围着铁牛欢乐起舞,远处是绵阳的地标建筑越王楼,这是仙海教师陆陆创作的剪纸《铁牛广场欢乐多》。而蒲会英的砚雕《越王楼》以雕刻的手法,对越王楼及周边环境进行复制,呈现优美的城市风光。李小恒的扎染《科技城之光》以银河、地面建筑、江流为素材,表达科技给绵阳城市和百姓生活带来的变化。

  斜阳斜照起伏的远山,田野里一派繁忙的景象,谢洪松的木版画《在希望的田野上》,关注的是退耕还林、精准扶贫给农村带来的变化,农民用辛勤劳动的双手在希望的田野上辛勤耕耘,收获幸福和喜悦。龙怡珍的麦秆烙画《丰收时节》以一个普通农家为视角,去表达丰收时节粮食满仓的喜悦。

  在参展作品中,平武文艺家吴昌甫的一组民俗绘画,则对打草鞋、收获稻谷、挑水、考烧火烧馍、踩兑窝等曾经的民俗实景图像进行记录,带给现场参观者浓浓的乡愁记忆。倪忠甫的剪纸《三叉河风光》、陈洪琼的刺绣《美丽乡村》、冯启冰的漆艺烙画《松林雅居》等,都以多样的艺术表达,勾勒出在党的领导下的美丽乡村新貌。(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