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无忧汶川迎来八方客 共享五月甜樱桃采摘节
2021年05月22日 15:06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2日电  初夏时节,汶川甜樱桃香飘万里,喜迎八方宾客。正值甜樱桃批量上市之际,在“中国大樱桃之乡”的汶川县城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街边随处可见果农丰收的喜庆与甜蜜,他们纷纷将汶川甜樱桃搬上冷链物流车,随即发往全国各地。

  正是在这样无比甜蜜的日子里,2021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汶川甜樱桃采摘节也于5月22日在该县绵虒三声音乐广场如期举行。

甜樱桃采摘节活动现场。
甜樱桃采摘节活动现场。

  相约无忧汶川

  共赴一场甜蜜幸福之旅

  优美的舞蹈、动听的旋律、独特的情景剧……2021四川花卉(果类)生态旅游节暨汶川甜樱桃采摘节在一场别开生面的精彩节目表演中正式开启。

  据悉,本次采摘节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阿坝州林业和草原局、州农业农村局、州文旅局主办,中共汶川县委、县人民政府协办,以“甜蜜无忧幸福汶川”为主题,旨在通过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此助力乡村振兴。

  在开幕式现场,“甜樱桃遇见X”系列之《红妆秀》创新的上演了汶川激情,《遇见YOYO》情景剧、《左手麻辣右手甜蜜》动人的演绎出了汶川个性,汶川更与蜀大侠、京东、中国时装周主委会等单位现场签下约定,共同打造更多属于人民的甜蜜产品。

  与此同时,在汶川甜樱桃采摘节期间,汶川更是成为人们游玩打卡的胜地之一。据悉,除了自驾游团体汶川樱桃采摘行之外,汶川还精心为广大游客准备了“庆祝建党100周年”互动打卡场景,带领大家重拾红色记忆,传承感恩之旅。

汶川甜樱桃喜获丰收。
汶川甜樱桃喜获丰收。

  而且,在汶川樱桃实验室,大家还可真实的感知汶川甜樱桃+麻辣产品、甜樱桃+火锅产品、甜樱桃+茶产品以及樱桃相关文创产品的非凡魅力,实现一场真正意义上的甜蜜幸福之旅。

  探寻跨界发展新路径

  甜樱桃让甜蜜不止于甜蜜

  汶川是四川首批十大“天府旅游名县”和“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也是四川最早栽种甜樱桃的地方之一。

  当前,汶川甜樱桃产业发展已进入转型升级、提档增效的关键时期。基于此,汶川以每年举办的甜樱桃采摘节为契机,致力于聚焦甜樱桃产业发展的高品质、高标准、高效益,并扎实推进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集约化栽培、数字化管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而且瞄定目标定位、加压奋进与开拓创新。

  经过多年来的持续运营,汶川甜樱桃产业已经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黄金农产品”,而汶川甜樱桃采摘节也已成为众所周知的区域性品牌IP。

  今年,为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汶川县还推出了甜樱桃卡,这让甜樱桃爱好者一年四季、随时随地都可以恣意的购买甜樱桃产品,这也为甜樱桃产业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前景。

汶川开启五月甜蜜之旅。
汶川开启五月甜蜜之旅。

  同时,汶川甜樱桃产业发展创新不仅限于此,更是推成出新,探索跨界发展的路径,甜樱桃+甜品、甜樱桃+饮品、甜蜜+麻辣产品、樱桃+火锅产品、樱桃+茶产品以及樱桃相关文创产品……一系列甜樱桃+的跨界产品相继问世,探索汶川甜樱桃的甜蜜不止于甜蜜的产业升级之路。

  以节为媒

  创新助力文旅经济和乡村振兴

  汶川是我国甜樱桃的宜种地和主产区,汶川人民也对甜樱桃抱有深厚感情。近年来,汶川县放眼国内国际,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致力于探寻高质量发展甜樱桃产业促进康养产业、文旅经济以及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截至目前,汶川全境种植甜樱桃的面积约3万亩,主要分布在灞州、威州、绵虒等岷江河谷和高半山区。同时,汶川县域内共有接近30个的甜樱桃品种,能满足各类口味的消费者之需。

  遵循汶川县南林北果的战略布局,甜樱桃产业已成为支撑引领汶川发展大局的重要一极。数据统计,2020年全县甜樱桃总产量便达918万公斤,同比增长2.3%,直接销售收入4.87亿元,实现了8.5%的同比增长率。

  随着汶川依托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甜樱桃采摘等生态农业产业,积极打造近郊游、生态游等休闲品牌,建设“无忧地·慢生活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南部避暑胜地、北部冰雪胜地“两大胜地”的全新部署,汶川甜樱桃产业也被赋予了全新的使命。

  而本次汶川甜樱桃产业探索的跨界发展新路径,正是以甜樱桃采摘节为契机,把交流合作作为必由之路,以更加开放包容的胸怀,更加创新的姿态推进甜樱桃产业经营方式上的升级,并借助甜樱桃的魅力,吸引更多的人气,助力全省文旅大会,助推文旅经济和乡村振兴,以此深刻演绎出民族地区“全域、全时、立体、多元”的全域旅游新魅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