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眉山市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 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2021年05月22日 15:2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瓦屋山飞来黑颈鹤 康志立摄
自然生态保护和修复瓦屋山飞来黑颈鹤 康志立摄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22日电 (记者 刘忠俊)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记者从眉山市生态环境局获悉,该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严格执法监管,通过一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的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据了解,眉山是“华西雨屏”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的组成部分,是世界主要被子植物的摇篮和分化中心之一,是全国划定的50个重要生态功能区(岷山-邛崃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之一,是四川省划定的13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更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肩负着维护全国、四川省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使命。

  眉山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许政表示,自1993年以来,该市先后建立了5大类14个自然保护地,将全市陆域国土面积的19.08%纳入自然保护地;2018年,在四川省率先完成“三线一单”编制试点工作,将省级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饮用水源地、国家一级生态公益林等8类生态敏感区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同时,以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为统揽,贯彻落实有关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措施,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物多样性高水平保护,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

瓦屋山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供图
瓦屋山红外相机拍到的大熊猫。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供图

  1998年以来,眉山市累计投入资金4.2亿元(人民币,下同),实施人工造林24.88万亩、飞播造林6.78万亩、封山育林64.57万亩。先后建立6大类14个自然保护地,总面积约13.6万公顷。先后建立洪雅县周公河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青神县岷江长吻鮠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在岷江、青衣江组织水生生物增殖放流28次,放流国际级和省级重点水生生物1.32亿尾,有效增殖保护了天然水域水生生物资源。此外,投入资金1.5亿元,加大以大熊猫为核心的栖息地环境治理,共创全国首批大熊猫国家公园生态体验小区。积极推进湿地生态治理,新增和恢复水域面积106.136平方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263平方公里,新建和改造绿色生态廊道83.9公里,新增河道绿地2086亩。

航拍瓦屋山峡谷。杨建摄
航拍瓦屋山峡谷。杨建摄

  眉山市提供的数据显示,该市境内有野生植物2278种、陆生野生(脊椎)动物469种、淡水水生野生保护动物63种、野生大型真菌234种。眉山不仅有大熊猫,还有牛羚、林麝、黑颈鹤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动物17种,有猕猴、豹、黄喉貂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74种,有玉龙蕨、红豆杉、珙桐等国家I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有桫椤、金毛狗、巴山榧树、连香树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6种。

  在眉山,江河流域有退捕任务的仅有青神县。2019年12月31日前,青神县完成145艘捕捞渔船、145名捕捞渔民(包括非保护区124艘捕捞渔船、124名兼业捕捞渔民)退捕上岸任务,成为四川省率先完成天然水域捕捞渔船、捕捞渔民退捕上岸的市州。“145名退捕渔民中,符合就业条件的136名退捕渔民全部转产就业,转产就业率100%。”眉山禁捕退捕办相关工作人员称,符合参保条件的141名退捕渔民中,除已在领取养老保险的5名退捕渔民外,其余136人全部参保。

  眉山市生态环境局表示,面对严峻的生态挑战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不断丧失的风险,该市将坚决贯彻落实国家、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政策措施,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物多样性高水平保护。同时,以眉山区域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为载体,加强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和研究,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监管体系,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