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cxw > 四川日报

追“高”逐“新”引项目 四川推动高新区成为产业转移首选地
2024年03月29日 10:15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概况

  总体目标

  到2027年,争创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重大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特色消费品等产业集群,建设全国重要的先进材料、能源化工、汽车、医药健康产业基地和绿色低碳优势产业集中承载区

  重要内容

  大力承接绿色低碳产业

  鼓励承接技术密集型产业

  有序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

  引导承接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协同转移

  积极承接优质企业和关联产业

  重点区域

  ●成都都市圈

  建设国家区域性高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

  ●其他重点区域

  以绵阳和乐山为支点,重点承接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锂电材料、精细化工、大数据等配套产业

  以宜宾—泸州组团为支点,重点承接具有产业基础的电子信息、优质白酒、动力电池、节能环保装备、天然气化工等优势产业

  以南充—达州组团为支点,重点承接具有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共同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新材料、轻工产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基地

  ●特殊类型地区

  脱贫地区:深化浙川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引导更多有实力的企业在川投资兴业,创新“飞地园区”建设模式

  革命老区:支持巴中等有条件的地区承接农副产品加工等特色产业

  资源型地区:支持攀枝花、甘孜、阿坝、凉山、广元等资源型地区引进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优质企业

  老工业城市:推动自贡、内江等“8市1区”老工业基地有序承接先进制造业

  3月27日,京东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在成都高新区奠基,作为国内首条、全球首批第8.6代AMOLED生产线,项目总投资约630亿元,是四川省单体投资额最大的制造业项目,将助力成都成为全国最大的柔性面板生产基地。

  最大投资、最大基地,两个“最大”的背后,是成都高新区产业向“新”发力的体现。如今,四川8个国家级高新区、20个省级高新区已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科技创新的重要策源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不到全省0.43%的建设用地面积贡献了18.6%的GDP。去年,四川区域创新能力提升两位至第10位、跻身全国第一方阵,高新区功不可没。

  高新区成为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沃土

  3月下旬,乐山高新区新能源产业园内,航达光伏、风电储能锂电池项目现场,工程车来回穿梭。该项目由东莞航达电子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达15亿元,建成后将推动乐山高新区光伏产业发展。

  今年,乐山高新区提出目标:2024年重点推进80个项目,聚焦光伏产业及电子信息、新能源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预计总投资860亿元。

  在2024年四川省500个重点工业和技术改造项目中,来自高新区的超过十分之一,五十亿级、百亿级大项目很多都聚集在高新区。“在承接制造业重大项目投资方面,高新区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重要的经济引擎。”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看产业基础。全省高新区的主导产业,基本覆盖四川六大优势产业。成都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产值超过全省的50%,乐山高新区、宜宾高新区、眉山高新区是全省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贡献了全省相关产业超四成的营收。不少高新区还向新赛道发起冲击,攀枝花高新区聚焦钒钛新材料和清洁能源,重点打造世界级钒钛产业园区,绵阳则锚定磁性材料,不断寻找新兴产业突破口。

  看创新平台。高新区是我省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以成都高新区为例,全区已聚集国家级创新平台66家,占全省的四分之一;培育国家级孵化器41家,占全省的40%;围绕细分赛道中试平台全覆盖的目标,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成果中试首选地,建成投运34个。

  看营商环境。优质的营商环境是区域竞争力的关键,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启动项目投资、服务业、招商引资“三大追赶”提质行动,建工作专班、集中办公,专责、专策、专业招引、服务项目;内江高新区从企业需求出发,建立企业困难问题台账,近年来累计协调解决企业重大困难问题40余项,帮助办理应急转贷资金超1.9亿元。

  不是简单承接,而是协同布局

  对四川来说,承接产业转移,是要引“新”招“智”。“对接沿海地区产业新布局,不简单等同于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而是强调在新兴产业上协同布局。”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西南财大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院院长丁任重说。

  从近年来四川各高新区的招商引资实践看,协同布局、引“新”招“智”的态势已经显现——

  3月20日举行的成都市2024年一季度招商引智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活动上,长城汽车与成都高新区签约,计划将长城汽车西南研究院落户成都高新区。长城汽车副总裁吴会肖介绍,将把该研究院打造为全国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智能座舱软件研发基地。

  此前,自贡高新区携手昆山高新区打造自贡(昆山)产业合作示范园区,双方明确,将把昆山高新区的模具、机械加工、电子信息等制造企业转移到自贡高新区实现集群发展。江苏国泰集团年产30万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和回收2000吨溶剂项目已落地自贡,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方正借力自贡深厚的产业基础和优良的营商环境,合作打造新材料产业和精品样板性工程。

  如今,通过承接一大批有“量”又有“质”的项目,四川各高新区正全力冲刺、全局跃升,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让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我来解决?”在宜宾高新区,管委会领导干部走访企业时,临走前都要留个话。

  去年3月,宜宾高新区从零起步发展光伏产业,目前已签约落地项目20余个,总投资超1000亿元,串起了光伏产业链的五大环节。一批来自东部地区的优秀企业在此落地、开工、投产。

  这得益于宜宾高新区着力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例如,宜宾高新区通过优化项目审批流程、畅通申报通道、简化申报手续、全面及时落实惠企政策,加快推进项目落地,从开工到投产,和光同程光伏科技(宜宾)有限公司一期16GW高效晶硅电池片项目仅用时147天。

  高新区的创新资源和平台优势也是企业看重的因素。

  科技创新的“关键变量”能否成为产业发展的“最大增量”,关键在于创新成果能否转化。“我们吸引项目的最大‘底气’源于绵阳的18家国家级科研院所、15所高等院校以及25家国家级创新平台。”绵阳科技城党工委副书记董泓表示,绵阳高新区(科技城直管区)正依托“云上大学城”“云上科技城”,深入实施“科技顾问”“科技助理”“技术经纪人”制度,畅通技术和需求对接渠道,促成更多外来科技成果实现本地转化。

  经济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即将举行的2024中国产业转移发展对接活动(四川),将组织高新区推介投资机遇、发布机会清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耦合,加快形成以标志性产品为牵引的产业生态圈,“四川还将组织全省28个国家级和省级高新区走进东部省份,推动高新区之间健全联系机制、深化产业合作。”

  记者 寇敏芳

  (来源:四川日报)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