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时间:2023年07月04日 17:06来源:中共成都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

解读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精神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中共成都市委副秘书长、政研室主任、财经办主任曾明友

(2023年7月4日)

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首先对大家长期以来对成都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感谢!按照安排,下面我就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有关情况,向大家做介绍和通报。

  一、全会的基本情况、重要意义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都市第十四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3年7月3日召开。全会由市委常委会主持。出席全会的有:市委委员80人,候补市委委员15人。市纪委常委、市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市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列席会议。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或出资人(负责人)党员代表,科研机构、科创企业等方面党员代表应邀列席会议。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施小琳同志代表市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成都市委关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决定》。施小琳同志作了讲话,就《决定(讨论稿)》作了说明,王凤朝同志总结安排了经济工作。

  (一)这次全会主题鲜明、意义重大

  市委十四届三次全会是在全市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决策部署、奋力推进现代化成都建设、全力筹备大运会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全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精神,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对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进行系统部署,总结分析我市上半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研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在与会同志共同努力下,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达到了凝聚共识、坚定信心、增强动力的目的。全会的胜利召开,必将激励和动员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党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成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必将有利于坚持科技创新引领,加快构建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整体提升城市科技水平和产业能级;必将进一步坚定信心决心,攻坚克难做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工作,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确保新时代新征程成都现代化建设开好局起好步。

  (二)这次全会内容丰富、亮点突出

  会议虽然只有一天时间,但议程紧凑、高质高效,各方面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了对表对标的行动自觉。党的二十大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高度出发,对推进科技创新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系统部署。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握新科技革命浪潮,高效集聚全球创新要素,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立足四川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对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等作出安排部署,强调要强化创新驱动引领产业发展。

  市委《决定》和施小琳同志讲话都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和对四川及成都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作为主线贯穿始终,从我市实际出发,对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出战略谋划,这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行动、是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在成都的细化实化具体化。

  二是站位全局谋一域,体现了担当作为的奋进意识。全会立足成都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城市和全省经济发展主引擎的地位作用,坚持把国省所需和成都所能结合起来,强调要发挥我市科技资源富集、产业门类丰富的优势,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这是市委心系“国之大者”“省之大计”,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战略全局和全省发展大局的务实举措。

  三是把握趋势育新机,体现了着眼长远的战略考量。全会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演进趋势,把握成都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把加强科技创新、赋能产业优化作为拉长板、补短板的战略之举,强调要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在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产业能级、集聚创新人才、优化创新创业环境、体制机制改革攻坚上取得实质性突破,进一步构筑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优势和产业支撑优势。

  四是唯实求真抓落实,体现了务实重行的工作作风。全会直面当前我市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发展的短板痛点,加强调查研究和系统谋划,形成一整套宏观战略设计、中观发展思路。为贯彻市委决策部署,市级层面同步研究制定了《成都市进一步有力有效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若干政策措施》作为配套文件一并印发全会讨论,促进工作项目化、任务清单化、责任具体化,确保各项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三)这次全会集思广益、成果丰硕

  会议期间,与会同志围绕全会主题,紧密联系思想和工作实际踊跃发言,提出的意见建议得到充分的吸收和采纳。可以说,这次全会充分发扬民主,汇聚了共识、凝聚了力量。与会同志普遍感到这次全会成果丰硕、收获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充分凝聚了思想共识。大家进一步加深了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重要论述的理解把握,深刻认识到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科技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战略支撑,成都要担负起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时代使命,必须主动作为、顺势而为,以科技支撑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以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

  二是科学确立了发展目标。大家一致感到《决定》稿立足国家所需、全省大局和发展实际,锚定“到2027年,创新发展综合优势显著增强,科技成果本地转化能力有效提升,科技创新成为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初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总体目标和“平台建设、成果转化、产业发展、生态构建”4个方面的细分目标,有高度、能引领、可落地,为做好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制定了任务书、绘就了路线图。

  三是系统部署了重点任务。大家一致认为《决定》提出努力厚植技术创新、要素集聚、平台溢出、成果转化四大优势,聚焦技术创新促进先进制造业优化升级、供给创新构建现代服务业新体系、藏粮于技提升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能级、跨界融合提升产业体系整体效能,科学回答了成都坚持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什么”“建什么”“怎么建”等重大问题,必将有力塑造成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

  四是更加坚定了信心决心。大家一致表示切实加深了对肩负重大使命的理解把握,进一步坚定了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结合各自工作职责,推动各项部署要求转化成实际发展成效。

  我们相信,随着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必将进一步汇聚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加快构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实体经济为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建设中国西部具有全球影响力和美誉度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奠定坚实基础。

  二、《决定》的起草背景和主要内容

  市委高度重视《决定》起草工作,今年5月,成立全会文件起草组,在市委常委会和施小琳同志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施小琳同志十分关心、高度重视全会文件起草工作,全程把关定向,及早谋划确定选题,审定筹备方案,多次研究确定全会方向重点、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结合主题教育开展,施小琳同志带头开展调查研究,主持召开系列专题会议听取意见建议,对有关重大问题作了深入阐述,为起草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市委常委会会议两次进行讨论。王凤朝同志和有关市领导加强工作指导,就有关问题提出重要意见。

  在《决定》起草过程中,起草组坚定对表落实,系统梳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系列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全面梳理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来川视察期间的重要指示精神,并将其作为主线贯穿《决定》全篇;注重调查研究,先后20余次深入在蓉企业、高校、院所“解剖麻雀”,赴绵阳、合肥、上海、南京等地学习经验做法,形成了一批务实丰富的研究成果;坚持开门问策,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党外人士和专家学者、科技型企业、智库代表等意见建议,两次征求市级领导、各区(市)县、市级各部门意见,各方面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意见建议,按照应采尽采的原则对《决定》稿作出200多处修改,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全会《决定》稿。

  《决定》稿共4个部分14条,分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第一部分,主要阐明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第二板块包括第二和第三部分,主要是结合成都的发展基础和现状,聚焦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明确提出厚植四大优势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第三版块为第四部分,主要为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保障。重点把握了以下几点:

  一是突出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更加重视发展中的动力培育和科技赋能,在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中提升城市科技创新能力。二是突出实体为本、融合发展。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跨界跨领域聚合发展,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三是突出新旧转换、双轮驱动。一手抓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和未来产业加速孵化,更好统筹产业发展质量、规模和效益。四是突出开放合作、区域协同。高水平用好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增强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中的主动权和影响力。五是突出有效市场、有为政府。引导市场“无形之手”高效配置资源、激发创新创造,用好政府“有形之手”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产业生态,形成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我就先通报这些,谢谢大家。

点击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