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内江打造川南地区中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
2021年03月26日 16:43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6日电 (刘小玲)内江市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暨产业对接大会3月26日以“大会+云会议”形式召开,设主会场和云会场。据悉,内江将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快打造川南地区中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 

会议现场。王斌 摄
会议现场。王斌 摄

  会议明确了内江“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即实现“132”目标:“1”,就是创建1个省级区域中医医疗中心。“3”,就是建成3个有影响力的产业基地,即“中国天冬之乡”“中国曲剂基地”和区域中医院内制剂中心。“2”,就是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00亿元,力争到2030年,达到500亿元。 

签约仪式。王斌 摄
签约仪式。王斌 摄

  会上,内江市人民政府与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签署战略合作备忘录;内江还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基因与抗体治疗重点实验室、重庆泽昊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等科研单位、高等院校和企业,签署中医药事业、产业与科技项目12个。根据备忘录与协议,各方将在中医药传承创新、临床研究、药材等级标准的建立以及种植、生产基地建设等领域开展广泛合作,进一步推动内江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高质量发展,助力内江加快中医药强市建设。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据了解,内江已开展三届名中医评选活动。会议上,还为代晓平等10名“内江市第三届十大名中医”颁发证书。依托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内江大力开展名老中医“师带徒”活动。目前,内江已有中医药从业人员4000余人。 

  内江市委书记马波表示,将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立足内江独特的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后发潜能和中药材产业基础,努力实现中医药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发展的“132”目标,加快打造川南地区中医药健康产业新高地。 

  “十四五”时期,实现中医药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00亿元,内江的优势与底气在哪里?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发展中医药工作确定为国家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策部署。内江市委、市政府抢抓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积极探索事业、产业、文化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内江模式”,走上了建设中医药强市的“快车道”。 

中医药实物展现场。王斌 摄
中医药实物展现场。王斌 摄

  目前,内江拥有中医医院10家,中医诊所268所,国家级、省级和市级中医重点专科27个。全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中医科室、中医药综合服务区设置率等指标均达100%,9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已构建起“市县(市、区)中医院+乡镇(街道)中医馆+村级卫生室中医角”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内江市本级和所辖5个县(市、区)均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占四川20个先进单位的30%。 

  值得一提的是,内江是四川省“传统地道药材”重要产区之一。内江共有栀子、佛手、白芷、天冬等中药材品种400余种,中药材种植30余万亩,中药材企业及种植(养殖)专合社100余家,其中,胆南星、建曲等曲剂品种产销量占全国三分之一。 

  内江天冬是入选《中国药典》的道地药材。为此,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博士、研究员代云桃,专门查阅了文献与古籍,对内江打造“中国天冬之乡”表现出浓厚兴趣。当天,代云桃郑重地在《内江市东兴区天冬产业发展科技合作协议》签下名字,表示将帮助内江天冬药食两用物质申报,把好天冬及产品质量关,参与内江天冬等中药经典名方开发,并转化为高质量好药,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彰显中医药独特价值和优势。(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