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四川遂宁:全面全域学党史汲取百年大智慧
2021年03月24日 13: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3月24日电 (邹立杨 王维)自四川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以来,遂宁市委迅速行动、精心部署,从总体要求、学习任务、工作安排等方面作了具体安排,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总结经验、结合现实和推动工作有效结合起来,实现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相促进,确保党史学习教育走心走实走深,推动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遂宁市纪委监委离退休支部的老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遂宁市纪委监委离退休支部的老党员们重温入党誓词。

  自四川省党史学习教育动员会以来,市委宣传部及早谋划,研究全市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贯彻落实意见,并起草《中共遂宁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细化制定“1+10+N”工作方案,明确工作任务、责任主体和时限要求。 

  遂宁市委组织部、市纪委监委、市直机关工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市财政局、市民政局、遂宁经开区、蓬溪县、遂宁发展集团等部门、单位闻令而动,迅速传达学习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工作方案。 

遂宁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开班式。
遂宁市级领导干部和县级主要负责同志读书班开班式。

  如何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遂宁市委宣传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有关方案,全市正陆续开展“百年党史进万家·百年华诞话初心”活动、“三城九馆追红记·走进遂潼铜红色场馆联盟”大型全媒体采访活动、“致敬百年·无人机灯光秀”系列活动、“讲追梦故事-抒爱国情怀”微视频征集大赛、“全景遂宁邀您悦读党史”在线答题活动等。 

  为大力营造各具行业(地区)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氛围,我市还将开通红色教育公交专线、推出红色教育“游船”、打造红色教育光影工程、开设红色教育移动讲堂、打造红色教育基地等。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如火如荼开展,各种宣传教育活动迅速“热”起来、“活”起来、“火”起来。在学校、医院、街道、乡村,乃至每个社区、每个家庭……大家结合实际学、深入思考学、带着问题学,党史学习教育热潮在遂州大地涌动。 

  遂宁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更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和红色底蕴,舍身炸敌的志愿军一级爆破英雄伍先华、发动蓬溪起义并建立西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的红军高级将领旷继勋……这些革命先烈的感人故事和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代代相传,绽放出新的时代光芒。 

  学党史忆先烈,守初心担使命。连日来,遂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公安局等部门、单位的党员干部来到旷继勋纪念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纪念馆里,一张张生动翔实的图片、一件件珍贵的历史文物,充分展示了革命先烈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党史学习教育,自己更深刻地领悟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在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汲取了前行的动力。 

  在遂宁经开区,一场青年干部学党史大讨论活动正在开展。园区青年干部围绕以党史为重点的“四史”学习进行分组讨论。北固镇党政办副主任、团委书记胡屯说:“青年干部是党的光荣传统的传承者,是时代的主人翁。我们将努力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助推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赓续传承·诵读经典》声动计划、“芬芳墨韵·感念党恩”遂宁市第二届女性书法大赛、党史故事100讲、党史知识1000问、党史百年天天读……有关党史学习的演讲、讨论、问答等活动越来越形式多样、丰富多彩,不仅呈现在抖音、微信公众号等移动互联网,还进入会议、课堂、舞台,通过大屏小屏互动宣传,大手帮小手学习,让党史学习教育处处开花、香溢遂州。 

  知史明智,学史促用。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最终将转化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和为人民服务的动力。 

  为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遂宁市及时启动2021年度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活动。 

  为让群众少跑路,遂宁高新区政务服务中心“川渝通办专窗”下发登记机关为“重庆市潼南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营业执照。这是“川渝通办”商事登记业务启动后,我市发出的首张川渝通办营业执照。 

  为提升市民生活环境,遂宁市持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今年预计投资7.6亿元,改造城镇老旧小区236个。 

  为提升便民服务,遂宁市创新开展不动产登记服务,3月1日起,市主城区不动产登记已实现“全城通办”。 

  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在党史学习教育中,遂宁市上下把党史学习教育与总结经验、结合现实和推动工作有效结合,实现学习教育与推动工作相促进,切实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推动各项事业发展,为加快建设成渝发展主轴绿色经济强市不懈奋斗。(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