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简阳:让非遗“活”起来 让名片“亮”起来
2021年01月25日 13:3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祝欢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月25日电 (吴平华 范宇)“一两牛肉面。”“二两干拌。”近日,位于射洪坝街道凌云路的石桥挂面首家体验店试营业,市民群众纷纷走进店内,品尝久违的非遗“绝活”,享受舌尖上的美味,追寻记忆中的美好。

  走进店内,全开放式的厨房,文化味浓的壁画,古色古香的装潢,处处都彰显着成都市非遗项目——石桥挂面制作技艺的历史温度与时代活力。时至中午,络绎不绝的食客,展现出对非遗的巨大热情,也让石桥挂面生产者陈锡全对非遗的传承与弘扬信心倍增。他说,希望通过开设体验店的形式,为石桥挂面提供一扇展示的全新窗口,让市民群众重新认识和爱上石桥挂面,让这项非遗项目焕发新的生命活力。

  一张地道的美食名片,一张厚重的文化名片,也是一张独特的城市名片,亟待在新的发展阶段,被重拾,被擦亮,成为这座城市独特的美食记忆与招牌美味。 

  传承: 

  非遗是生活方式的集中体现 

  “石桥挂面又重新回到了我们的日常生活。”“还是原来的味道。”部分上了年纪的市民群众,对石桥挂面可谓情有独钟,这是他们深藏在记忆中的美食味道,是日常生活方式的重要“调味品”。

  “简州包子石桥面,要吃麻花草池堰。”坊间流传的民谚,或可反映曾经简阳人对石桥挂面这一招牌美食的看重。 

  史料记载,石桥挂面创于南宋,盛于元朝,明清时期一度被作为贡品,到了现当代则作为人民大会堂的馈赠礼品。在历史的长河中,石桥挂面曾有过无数次高光时刻,简阳人心中由此而来的自豪感也在岁月中慢慢汹涌,积淀成为不可或缺的文化认同和生活方式。

市民正在享用石桥面。谷成斌 摄
市民正在享用石桥面。谷成斌 摄 

  石桥挂面的“高光”,与制作技艺密切相关。“自从‘离夫’以后,朝日‘打扮擦油’,结交‘两个光棍’,周身‘摆弄风流’,只说‘天长地久’,谁知‘刀切两头’。”一句广为传颂的顺口溜,道尽了石桥挂面的制作过程,艺术诗意却又充满地气,浓浓的民间故事味道,正是简阳人的智慧结晶和生活哲学。

  石桥挂面的可贵之处,在于“手工”二字,但也衰于“手工”。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做面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机器面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生活的快节奏慢慢将“口感”甩出九霄云外。手工石桥挂面的低产量低产出,与机器面的高效率高产出形成鲜明对比,时代的浪潮拍打着市民群众的美食记忆,催促着生活方式的一次次适应性调整。

  石桥挂面,在时代的洪流中慢慢被“淹没”,被“遗忘”,曾经的“高光”也逐渐变得“暗淡”起来。如何传承历史的馈赠,重拾生活的记忆,是石桥挂面留给这座城市的时代课题。考卷已出,谁来为市民答题,为城市挣分?

  弘扬: 

  搭建展示窗口擦亮城市名片 

  “试营业第一天,各项准备工作都不是特别充分,大家对我们给予了很大的理解与包容。”吴家鹏是石桥挂面体验店的合伙人之一,他介绍道,试营业首日营业额就超过了8000元,足见市民群众对石桥挂面的认可喜爱,对非遗传承弘扬的情感共鸣。

  对石桥挂面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弘扬,或可追溯到数年前。2016年,石桥挂面制作技艺入选成都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陈锡全一直有传承弘扬这项非遗技艺的梦想,这时,他认为时机到了,毅然回到石桥古镇,开设手工面作坊。为延续石桥挂面劲道爽滑的口感,在制作过程中严格遵循千年古法,20多道工序每一个环节都不含糊,同时创新改良,解决了石桥挂面千百年来一直未能克服的“咸”的问题。

  兼具传承创新的石桥挂面,一经推出,便深受市民群众喜爱,逐渐成为城市特产的“代表作”之一。“我们在两年前就有开体验店的想法了,就是要让更多人感受石桥挂面的魅力,共同传承弘扬石桥挂面这张非遗名片。”陈锡全说,体验店就是要为石桥挂面搭建一扇展示的窗口,希望通过这扇窗口,让更多人重拾美食记忆,让石桥挂面重新融入新时代市民群众的生活。

  做好传承,有序弘扬,陈锡全和合伙人心头有个“打米碗”。“我们将在市文体旅局的指导和市旅游协会的帮助下,立足这家体验店,依托石桥挂面开发更多相关产品,不断推动石桥挂面品种的多样性和吃法的多元化。”陈锡全说,大家还商量着,待这家体验店做成熟稳定了,将会在简阳城区或成都主城区布局新的体验店,不断扩大规模,提升非遗的影响力和认同度,推动简阳这张独特的城市名片走出简阳,走向成都。

  这样的信心决心,既来自于千百年来的历史文化传承和生活方式积淀,也来自于简阳加快建设成都东部区域中心城市的战略定力。或许,不久的将来,石桥挂面会重新迎来属于它的高光时刻,重新擦亮一座城市的独特美食招牌,彰显一座城市的生活哲学和发展智慧。

  为此,市民群众期待着,这座城市也盼望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