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jj > 中新网四川

珙县高世刚:以诚立身 以信立“村”结硕果
2024年05月07日 10:3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7日电 (吴平华 毛天彬)“高支书‘口碑’好得很,总能记得每一项诉求尽力解决,我们都信他服他。”“我很愿意成为油岭村的一位村民,这里山美水美,人心更美!”“这个村做公益广告最顺,哪里合适哪里放,不用担心协调问题,这是与其他村最大的区别!”“高支书家的猕猴桃最小最丑却是最甜的,是真正‘纯天然’,像野生猕猴桃没人打理!”……说起油岭村,少不了这样的议论和感叹,邻里、干群言谈间饱含着真诚与信任。

  油岭村位于宜宾珙县南部,距离县城约80公里,曾经是典型的山高路陡贫瘠村,经历脱贫攻坚蜕变为如今的省级创新基层群众自治乡风文明试点村、省级卫生村、市级文明示范村、市级“美丽家园”示范村、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县级敬老文明单位等荣誉的“明星村”,特别是更有以油岭村为原型被国家民政部、财政部选为典型案例,列入“宜宾经验”推广的留守老人“四方合约”助老巡访服务。能有这翻天覆地的变化,离不开这位回乡创业、以诚立身、以信立村的好支书高世刚。

  他奔走 用“贫瘠村”种出“真金果”兑现诺言

  2004年,年仅30岁的高世刚毅然辞掉外面工作回乡发展,因诚实守信、踏实上进深受上级领导和群众信任,2012年38岁的他被推选为洛亥镇油岭村党支部书记,凭着自身回乡创业摸索的经验,当选时承诺要带领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致富、老有所养、幼有所托。

  当时的油岭村山多田少,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为兑现诺言,高世刚带领村“两委”一班人,先后到贵州、成都等地调研考察,最终根据地理环境和创业经验,选择了发展猕猴桃和蜂糖李特色水果。他拿出自己积蓄的5万元,发展了6亩猕猴桃,牵头成立洛亥镇油岭村绿水苍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动员群众积极参加到合作社,共同发展猕猴桃和蜂糖李种植。油岭村的特色水果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一步步发展壮大,目前已带动全村发展猕猴桃300余亩、蜂糖李1000余亩,总产值近1000万元,全村群众人均收入从5000元增加到1.6万余元。

  每到收获季节,都会有村民“嘲笑”:“高支书,你带头种的水果是最小最丑的哦!”旁边总会有人附和“高支书忙在‘他人田’荒了‘自家地’,种的是纯天然的‘真金果’!”

  他坚持 将签到册变民情簿做到“不落一事”

  油岭村青壮年多外出务工、留下来的多是“一老一小一妇女”,考虑到群众诉求多样且零碎,为能收集、勤回应、无遗漏,高支书定下一条不成文的规矩,将村上签到册变成了民情簿,要求村干部将日常听到、走访收集以及群众到村反映的诉求,在签到时就记录在上面,只要看到签到册就能掌握群众想什么,还有哪些事需要办。比如,高世刚了解到70岁的独居老人周吉连,丈夫和儿子因病逝世,媳妇在外务工,家庭生活困难,长期无人照料,定期抽时间去看望,为老人购买生活用品,关注老人用水、用电和用气等情况,把老人像家人一样照顾,积极探索出了村上“四方合约”助老巡访机制并全市推广。

  每每说到养牛,余太和总会说,“这都要感谢当初高支书信任我,给了我最大的支持,才有了今天这么多头牛。”

  他示范 积极引导村民“产业兴”更要“风气新”

  洛亥镇油岭村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提起油岭村,大家首先想到的形容词中一定有“民风淳朴”这四个字。2023年上半年因乡风文明建设工作成效突出,入选四川省2023年度创新基层群众自治乡风文明试点村。

  2023年7月,油岭村2组少数民族村民熊绍军计划给已经去世一年的母亲办“烧灵酒”。为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同时又避免出现大操大办和收“份子钱”的情况,高世刚带头倡议,村社干部和党员群众不但自发上门帮忙,而且主动凑钱捐物,购买礼花,送来自家的蔬菜,为熊绍君的母亲操办了一个热热闹闹的“烧灵酒”。在以往,“烧灵酒”宴请几乎都是大操大办,给村民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压力和人情负担,油岭村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移风易俗,抵制大操大办,形成践行宴席新风浓厚氛围,以油岭村2组为例,实现了从“曾经最多一年办28场酒席到全年只办3场酒席”的转变。

  在高世刚的工作理念中,信任度决定支持度,直接影响群众是“看着办”还是“跟着干”。在油岭村,高世刚及村组干部带头践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余事不办”宴席新风,积极引导全村群众自觉遵守村规民约、抵制大操大办,让尚俭戒奢成为共识、成为习惯,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群众基础。(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