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hms > 中新网四川

纳溪陈乾:扎根基层 当好乡亲们的健康“守门人”
2024年05月08日 14:22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中新网四川新闻5月8日电 (王超明 祝相平 梁隆宇)在四川省泸州市纳溪区白节镇卫生院,有一位医生常被人们称道,村民有什么病痛都会第一个想到他。他就是白节镇卫生院执业医生陈乾,一位坚守山区行医二十年、被奉为山民“健康守护神”的基层医生。

陈乾帮助群众诊治病情。王超明 摄
陈乾帮助群众诊治病情。王超明 摄

  多年来,陈乾围绕“创一流服务、一流质量、一流业务”为目标,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不断向更高的技术巅峰攀登着。他说:“为广大群众和患者服务,永远没有尽头,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永远在路上。”

  四代同堂练就精湛医学技术

  陈乾来自一个从医世家,一家四代都是医术精湛的中医大夫,从曾祖父陈寿山,祖父陈百义到父亲陈安国,他们都在村里开设了药铺给周边村民治病,深受村民们的尊敬,几代人累计行医近百年。

  “背中药汤头,尝中药味道……”每逢放学回家,陈乾便在旁观祖父和父亲医治病人。据陈乾回忆,父亲不仅教他把脉看病、认识中药,还要让他品尝各种中药的味道。

  少年时期的陈乾,看到父亲行医治病救人,自豪感油然而生,从小便萌生了学医守护村民健康的梦想。2003年,从泸州市卫校中西医临床专业毕业的陈乾返乡跟随父亲一起当乡村医生,父子俩共事的几年里,陈乾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行医的经验,也时常和父亲探讨医术,十里八村的群众纷纷前来请陈乾父子俩看病。

  “当乡村医生根本没有上下班之分,只要有群众来敲门,不论时间早晚,哪怕是半夜三更,也是随叫随到。”陈乾表示,村里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没有办法来诊所就诊,他就主动上门问诊,针对部分经济困难的村民,陈乾还免费他们诊治。村里的五保户张某友,身患肺源性心脏病,生活不能自理,家中无人照顾,陈乾就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定期上门为他测血压,免费给他治疗。

  为了帮助群众看好病,陈乾长期坚持学习,读书时他学习的是中西医,在家跟随父辈学习中医,又自学了针灸技术。陈乾在行医过程中融合中西医技术,综合使用中西医两种手段竭尽全力为村民解除病痛。渐渐地,陈乾凭借过硬的技术、良好的服务态度,赢得了当地群众的信任。2008年6月,由于陈乾在乡村行医口碑好,又有正式执业证,纳溪区白节镇卫生院给他伸出了橄榄枝。聘请他到卫生院从事外科、内科等工作,2016年9月,纳溪区白节镇卫生院将他作为特殊人才引进,聘为正式职工。

  从医二十载,步履坚定医路芳华

  “陈医生,你看看我这病能治好吗?”“陈医生,我的病好多了,你再给我开点药。”4月29日,在陈乾的门诊室,陈乾有条不紊地帮助患者诊治。墙上一面面锦旗,承载了病人及家属对陈乾治病救人的感激之情。“视病人如亲人、弘扬医德医风。”正如锦旗上所写的,陈乾以高尚的情怀和坚定的信念身体力行,为当地群众的健康全心全意地奉献着。

  2010年10月,纳溪区白节镇兴桥村群众陈某,因大面积心肌梗塞在成都、重庆等大医院住院治疗均未好转,陈某的家属听说陈乾的医术非常好,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将患者转送至白节镇卫生院,患者病情严重、意识模糊、反应迟钝,经过陈乾40余天精心治疗,陈某的病情逐渐好转,不仅生活能够自理,还可以从事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

  陈乾用他擅长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心肌梗塞、脑卒中、面神经炎、眩晕等神经内科疾病,尤其对脑血栓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我的经验是在乡亲们身上一针针扎出来的,没有乡亲们的信任和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我要继续努力学习,总结经验,提高技能,守护好父老乡亲的健康,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最基层的百姓。”陈乾表示。

  最是小处见人心,最是细微得温暖。工作之余,陈乾还带领家庭医生团队走村串户帮助百姓检查身体,引导群众关注健康、预防疾病。对于高血压、中风、偏瘫等外出就医困难的患者,他起早贪黑抽出时间上门问诊,关注他们的日常生活及健康状况,让患病者在家门口就能够享受到优质、便捷的康复和医疗服务。

  “每年门诊接诊量6000余人次,住院量患者达1000余人次。”从医二十年来,陈乾始终坚持“医者父母心”的原则,对待患者不分家庭境况是富是贫、社会地位是高是低,始终把患者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在多年的医疗一线工作中,陈乾拯救了无数危重患者的生命,感人事迹不计其数。他用行动诠释自己的责任与担当,演绎一位深耕基层的全科医师的动人风采,先后获得区级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殊荣。(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