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zttp > 四川在线

丰收节特写:四川这样“炼“成水稻主产省
2021年09月23日 10:26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探寻四川水稻之愿:西部唯一粮食主产省和水稻主产省,要交上“优质高产”的答卷

  四川在线记者 王成栋

  泸州市古蔺县观文镇民乐村的鱼稻共生种养基地。 钟旭娟 姚茂璇 摄

  9月14日,成都郫都区唐源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成都分中心试验田前,副主任刘金涛将收获的第一束稻穗放在了袁隆平遗像前。在这个以袁隆平命名的科技园区,科研人员接续袁老遗愿,向着一个又一个难关冲刺。

  这只是四川扛起粮食安全重担的一个缩影。从研发种子到稳定种植面积,近年来,作为西部唯一粮食主产省和水稻主产省,四川交出一份“优质高产”的答卷。

  高产优质

  用一粒稻种改写“川米”形象

  “最高亩产910.61公斤!”9月6日上午11时,德阳市中江县辑庆镇钟楼村外的田里,水稻新种“川康优丝苗”测产数据出炉。

  “910.61公斤”这个亩产,刷新了本年四川水稻新种的高产纪录。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世界。2019年以来,四川将现代种业摆在现代农业“10+3”产业体系的战略性、先导性支撑产业首要位置,持续加速四川稻种的振兴图强。今年以来,围绕“打好种业翻身仗”的核心目标,四川稻种不断刷新高产的纪录。

  “每次增产,都离不开种子的跃升。”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以高产为特征的杂交稻种在全省稻种中占比已超八成。

  “蜀中无好米”,这是川米留给世人的传统印象。出路,还在于从种业研发实现“优质高产”兼得。

  “口感不亚于泰国优质米。”进入9月,任光俊一直忙着给自家的“宝贝”——“川优6203”做各类技术分析。这位四川省农科院副院长介绍,“川优6203”此前已获得全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证明了品质。

  不只是“川优6203”,借助“稻香杯”等“比武平台”和集中攻关,四川先后推出全国十大优质籼型超级稻“宜香优2115”等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这,也不断夯实筑牢四川长江上游最大的杂交水稻研发基地的地位。

  稳产增产

  用“指挥棒”不断充实天府粮仓

  “开镰了!”9月17日,绵阳盐亭县玉龙镇周家村外,瞅着稻穗黄熟,谢俊逸招来了农机手。

  去年以前,这片稻田还长满了杂草和树木——长达7年的抛荒后,这里已经看不出耕地的影子。去年3月,盐亭县决定,在县供销社组建复垦复耕平台企业盐亭县穗丰农资有限责任公司,谢俊逸出任董事。

  让撂荒地重生的,不只是盐亭。去年大春时节,通过国资平台企业介入,全川累计完成约50万亩撂荒地复垦复耕。按照亩产300公斤计算,仅这一项,就实现粮食增产3亿斤。

  稳产增产,还看政策导向。

  去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聚焦水稻扩面增产,四川综合施策,除组建企业平台复垦复耕撂荒地外,还逐县下达增产面积和任务、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力度提升一倍、组建冬水田研究院、严格落实耕地红线保护制度、全面落实粮食“非粮化”措施、强化种粮补贴的精准性等,不断推动“良田粮用”、提高农户种粮积极性。

  这套组合拳之下,四川的粮食种植面积,特别是水稻种植面积始终稳定在2900万亩左右。正是稻谷面积的稳定增加,去年全省粮食产量705.5亿斤,时隔20年产量再次迈上700亿斤大关。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