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1日 09:46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近日,石渠县阿日扎镇松格嘛呢石刻合作社,当地村民正在进行雕刻。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杨树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红霞 游飞
最近,“松格嘛呢石刻”店在淘宝上线,点击量颇高,吸引了不少买家询问、留言。
淘宝店的背后是松格嘛呢石刻合作社。该合作社于2017年7月创立,由石渠县阿日扎镇6个贫困村的296户村民共同入股,并从中产生了86名石刻工匠。今年4月16日至8月19日,合作社共计营收109万余元。“发展石刻产业这条路,走对了!”阿日扎镇镇长罗布邓珠说。
聚焦石刻
传统手艺成为经济优势
走进松格嘛呢石刻合作社生产车间,50岁的匠人冲花正拿着工具在石材上雕刻经文。身边,摆着20多种大小不一的工具以及等待出售的嘛呢石。
以前,阿日扎镇9个村有6个是贫困村。石刻是阿日扎镇传承千年的手艺。
2017年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阿日扎镇把视线聚焦在石刻产业上——办石刻合作社,把毗邻国家级文保单位、石经城的地理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借助产业扶贫资金,克服缺启动资金的老大难问题。
当年7月,利用6个贫困村共计300万元的产业扶贫资金,阿日扎镇成立松格嘛呢石刻合作社,投入190余万元建设厂房、购置设备。同时,开始在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进行动员。
刚开始,加入合作社的村民有5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3人,会石刻技术的仅2人。即便如此,由于项目选得准、培训搞得好,2017年底,合作社人均分红达到了4000多元。
上线淘宝
拓宽销售途径
自从加入合作社,冲花的生活发生了转变——产品有销路,长期有订单,月收入也从5年前的三四百元增加到两三千元。2017年,她家脱贫,过上了安稳的生活。
罗布邓珠介绍,阿日扎镇目前掌握石刻技术的工匠有两百多人,上至七八十岁老人,下至十一二岁少年,其中技艺熟练的青壮年匠人有80余位,已成为合作社的骨干力量。
管理年年优化,效益年年增。2018年,阿日扎镇296户村民加入合作社,当年全社盈利超过百万元。2019年,合作社人均分红额增长到6000多元。今年8月至10月,两个月左右,合作社营业额达58万元。
而最近上线淘宝,更拓宽了合作社的销售渠道。罗布邓珠十分高兴:“预计今年合作社总收入将达到200万元。”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