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zbd > 四川在线

四川出台新规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 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
2021年01月15日 14:59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何长远 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为推动形成健康可持续的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切实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日前,四川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提出力争到2022年,形成分层分类、城乡统筹、兜底保障功能有效发挥的社会救助体系;到2025年,形成更加统筹有效、梯度有序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提供更加丰富多元、水平适度、规范透明、饱含温度的社会救助服务;到2035年,实现全省社会救助事业高质量发展,总体适应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思路: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

  我省社会救助工作环境具有特殊的地理地形环境、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特殊的灾害易发地区、特殊的困难群体等特征,社会救助对象类别多、数量大、需求强,工作任务十分繁重。

  《实施意见》按照保基本、兜底线、救急难、可持续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我省在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方向路径载体,解决好社会救助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让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更有保障,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对于我省统筹救助资源、增强兜底功能、提升服务能力,巩固深化脱贫攻坚成果,更加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意见》全文共3个部分、25条,突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明确了夯实基本生活救助、统筹专项社会救助、加强特殊困难群体关爱帮扶、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创新社会救助机制等5个方面重点任务。明确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部门责任、加强基层保障、加强监督问责等4项保障措施。

  亮点 :三层体系描绘全省社会救助制度图谱

  《实施意见》在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基础上,重点设计了我省社会救助体系的建设路径,提出着力构建3层环绕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描绘出我省社会救助制度图谱,让“弱有所扶”更有力度,让社会救助更有温度,让困难群众更有保障。

  第一层,通过基本生活救助,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主要包括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等;第二层,通过专项社会救助,保障困难群众的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权益;第三层,通过关爱帮扶特殊困难群体,进一步加强对困难群众中的残疾人、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弱势群体的保障。

  具体来看,《实施意见》明确了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受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或由于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或救助后仍有困难的家庭或个人,按规定给予临时救助;积极开展救助对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疾病应急救助,优化办理流程,在突发疫情等紧急情况时,确保医疗机构先救治、后收费;加强困难残疾人关爱帮扶,探索建立基本型辅助器具适配补贴制度,做好困难残疾儿童康复救助与辅助器具适配服务,完善困难残疾人教育培训、就业促进等政策。

  改革方面,《实施意见》围绕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从数字化、便民化、规范化三个方面着手,着力提升社会救助服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为群众办事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全省将推动建立“一网通办”的社会救助综合服务平台,为群众在线办理救助事项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在乡镇(街道)配置服务终端,提供线下办理服务。推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相关信息比对核查,既减轻申请救助对象提交资料负担,也推动对象认定更加精准。提高便民服务水平,将走访、发现困难群众列为村(社区)组织重要工作内容,该举措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开展集中走访救助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保障:配足基层社会救助工作力量

  在社会救助衔接乡村振兴方面,《实施意见》提出要完善保障举措,完善低保、特困、低收入家庭和支出型贫困家庭等认定办法,完善对急难型、支出型贫困家庭的救助措施,为困难群众提供相适应的救助服务。拓展保障范围,进一步明确低保“单人户”政策要求。将特困人员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从从16随延长至18周岁。鼓励特困老年人供养服务机构在满足集中供养需求前提下为其他救助对象中的老年人提供低偿的集中托养服务。留足保障过渡期,对已脱贫且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低保对象,可给予一定时间的减退期,确保实现稳定脱贫后退出低保。

  《实施意见》将社会救助工作中的事务性和服务性工作纳入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进一步完善了社会救助购买服务的需求侧管理。此项工作所需经费从社会救助工作经费或困难群众补助资金等社会救助专项经费中列支,并明确了具体比例。

  针对乡镇行政区划调整和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规模扩大、社会救助对象相应集中等新情况,《实施意见》提出采取多种方式配足乡镇(街道)、村(社区)社会救助工作力量,进一步加强基层服务能力建设。同时,加强工作监督和追责问责,明确了适用于“三个区分开来”的具体情形,激励各级社会救助干部敢于担当、主动作为。

  下一步,我省将围绕《实施意见》贯彻落实,陆续制定出台配套政策。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