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spxw > 中国新闻网

“90后”三星堆考古挑大梁 展现中国考古蓬勃朝气
2021年04月12日 11:45 来源:中国新闻网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解说】每一份工作都有价值,每一位工作者都值得被关注。四川大学一群“90后”的工作者,让你看见历史。4月10日,记者走进一群“90后”考古工作者,从他们的工作出发,去探寻考古的魅力。

  在三星堆遗址的考古现场,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研二学生王作丹熟练地穿上防护服,照例进入5、6、7号“祭祀坑”所在的考古工作舱开始工作。除了配合发掘清理以外,她还需事无巨细地记录每日发掘情况,以便后期形成完整的发掘记录报告。记者看到,王作丹手中厚约5厘米的田野考古工作日志已经写满半本,工整的字迹详细记录了每件出土器物的具体情况、三维坐标、文保措施以及发掘工作推进情况、发掘思路等内容。

  【同期】四川大学学生 王作丹

  我们就希望它更科学、更合理、更详尽、更完善,就会少出一点纰漏,多获取一些资料,这是从小处从多处来说,希望自己能够掌握自己未来的研究方向上,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新的看法,发表一些比较有价值,供其他人就同行参考以后的人参考的一些新的思路和想法。

  【解说】实际上,参与三星堆新发现6个“祭祀坑”发掘工作的考古工作者有200多位,其中超过四分之三都是“90后”和硕博士。他们会以厘米为单位小心翼翼清理“祭祀坑”每一处填土,会熟练运用各种“黑科技”对出土文物进行保护修复,还会在防护服外画上创意涂鸦,在古老的三星堆遗址上,展现中国新一代考古人的实力与朝气。

  【同期】四川大学老师 马永超

  之前考古给大家的印象好像都是死气沉沉和死板的一个印象。但是有一些年轻人的加入,我们会发现,我们考古的现场也是富有青春活力的。四川大学在直播当中,两位同学因为在背后写得“万里长城永不倒”,“请叫我红领巾”一时间在网络上引起热议,这就是展现出了我们青年考古人的活泼的一面。

  【解说】其实,大部分参与本轮“祭祀坑”发掘工作的“90后”都已有过田野考古经验。1999年出生的四川大学学生陆泽敏负责7号“祭祀坑”的记录与6号“祭祀坑”的发掘工作,此前她已参与过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遗址、云南剑川海门口遗址发掘。

  【同期】四川大学学生 陆泽敏

  当我去参观三号坑的时候,我站在坑边就看整坑青铜器,还有象牙这些。当时我就有一种非常恍惚的感觉,就感觉自己好像就回到了过去,然后好像看到了三星堆这些先民他们在祭祀的时候,可能就诉说着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个期望。当时就感觉通过这些东西,我和他们就走在了一起,感觉他们就与他们进行一场对话,然后我感觉这本身就是考古的魅力之一。

  【解说】四川大学大四学生杨海容所在的7号“祭祀坑”目前尚未发掘到器物层。连续一个多月每天8小时的填土清理工作,在旁人看来可能稍显枯燥,而在这位“90后”女孩看来却是“每天有新东西”。

  【同期】四川大学学生 杨海容

  我觉得我们现在最大的意义在于我们不是去挖宝,而是去理解古人的行为,去理解他的一个填埋的过程,因为在一二号坑的时候是比较缺失的一个部分,我们现在重新去发掘这些祭祀坑,我们希望我们能把这些缺失的东西给弥补上,我觉得这个是我们发掘填土最大的意义。

  【解说】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带队开展三星堆考古工作的老师马永超同样也是一名“90后”。在他看来,新一代考古人在享受科技时代红利、紧跟当前社会信息化步伐的同时,也在坚守老一辈考古学者们留下来的优秀传统。

  记者 何浠 四川广汉报道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