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四川日报

成渝中线高铁 打开未来新期盼
2021年09月27日 09:5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制图/朱濉

  创新试验场

  ●成渝中线高铁“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预留400公里/小时”

  ●大足石刻至简州段可根据试验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曲线半径,为达到更高运营时速留下了空间

  经济大动脉

  ●成渝中线高铁的两头,东连重庆科学城、西接成都东部新区,都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区域”

  ●沿长江正规划建设沿江高铁通道,将串起6省市、3大城市群,成渝中线高铁是重要组成部分

  金秋时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又一重大项目落地。

  9月26日,成渝中线高铁建设启动活动以视频连线的方式,在重庆、成都两地同时举行,宣告直连成渝“双核”的第四条铁路大通道建设全面启动。

  国铁集团建设部负责人介绍,成渝中线高铁建成后,将成为我国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的高等级高速铁路,对于服务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成渝中线高铁的落地实施,将带来什么期盼?

  最快!运营时速会否突破“天花板”?

  建设标准最高、运行速度最快,两个“最”字,凸显成渝中线高铁的分量。

  据今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成渝中线高铁主要技术标准为双线高速铁路,正线线间距5米,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这也是目前中国高铁运营的最高时速。

  不过,成渝中线高铁的实际速度或将突破这一“天花板”。

  去年1月,成渝中线高铁勘察设计项目招标公告明示,为加强成渝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在既有成渝间铁路通道外,还拟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高铁,并采用更高技术标准。今年1月,成渝中线高铁使用林地可行性报告编制及林木采伐作业设计咨询服务招投标方案公示,更明确提出成渝中线高铁“设计速度350公里/小时、预留400公里/小时”。

  高铁的速度和最小平面曲线半径有关。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的成渝中线高铁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到,“大足石刻至简州段可根据试验需要进一步研究确定曲线半径,引入枢纽地段采用与行车速度相适应的标准。”在很多人看来,这为成渝中线高铁达到更高运营时速留下了空间。

  对一条全长不到300公里的高铁来说,运营时速从350公里提升到400公里,节省的旅行时间有限,诸多业内人士更看重的是其试验价值。事实上,在中国铁路建设史上,成渝“双核”间既有的三条铁路大通道,都蕴藏着创新的基因。

  1952年建成通车的成渝铁路,让成都和重庆有了铁路通道,这是新中国第一条铁路;2006年建成通车的遂渝铁路(成遂渝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是国内第一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砟轨道铁路;2015年建成通车的成渝高铁,2020年经改造,时速由300公里提升为350公里,开国内高铁提速改造先河。

  在成渝地区这个创新的“试验场”,能否诞生国内首条运营时速400公里的高铁?值得拭目以待。

  直连!是否能成为成渝发展“催化剂”?

  “好快!”活动现场,有人这样感慨。这里的“快”,不是指高铁时速,而是指落地速度。

  去年1月,国铁集团进行勘察设计招标,拉开成渝中线高铁的前期工作;今年8月,获得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9月26日,项目建设全面启动,历时不到两年。这样的速度,在国内高铁建设中实属罕见。

  推进之快,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息息相关。“规划建设成渝中线高铁,是铁路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大标志性工程。”国铁集团建设部负责人直言,成渝中线高铁项目从前期工作启动以来,就以“加速度”在推进,短时间内组织地质调绘8000平方公里,开展全线勘察设计,精心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明确,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要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去年以来,涉及“双圈”的多个规划都在强调“双核引领”,这让加强两个“极核”直连,愈加重要。

  对比能实现直连的4条铁路大通道,里程最短、速度最快的成渝中线高铁,被寄予厚望。这也符合铁路部门对其的定位:“强化重庆、成都两大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成渝中线高铁的两头,东连重庆科学城、西接成都东部新区,都是城市发展的“未来区域”,位于中部的乐至县也已在规划建设高铁新城。种种迹象,让人对这条“经济大动脉”充满期待。

  放眼全国交通布局,沿长江正规划建设全程时速350公里的沿江高铁通道,将串起6省市、3大城市群,全线建成后,通道两端的成都至上海,单程旅行时间将压缩至7小时左右。快速连接成渝与全国其他主要城市,未来,作为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成渝中线高铁将如何发挥作用?值得期待。(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眉灵)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