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乡村振兴的乐至探索:高标准农田筑起老百姓的“金粮仓”
2021年06月16日 20:40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16日电 题:乡村振兴的乐至探索:高标准农田筑起老百姓的“金粮仓”

  作者 吴平华 姚琪

  仲夏时节,乐至县劳动镇庙山村的秧苗刚刚“下田”,一簇簇整齐排列站好“军姿”,在“路相通、渠相连、田成片“的农田里显得生机盎然。

  平整土地 “盘活”农田

灌溉系统。姚琪 摄
灌溉系统。姚琪 摄

  “我们的田土都成片了,杂草也除了,浇水、播种、犁地都很方便,还能节省出很多人工。”庙山村村民黄英满心欢喜地看着自家平整后的土地。另一边,大型机械正不断“施展拳脚”,平整土地,修建机耕道路……“盘活”后的农田,庄院、道路一览无余,敞亮辽阔。

  过去的庙山村,不少田块高低不平,排灌能力差,田间道路少,部分农户因种田费时费力产量不高而搁荒。2020年,该村项目任务建设高标准农田675亩,经过一年时间,90%的土地得到重新整改。如今,该村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升,田间道路通达率达90%以上,耕地质量、水资源利用率、农业种植结构逐步提升,收益群众满意度90%以上。

  土地整改不仅让原本的小田并大田,旱田改水田,瘦田改肥田,更让不少撂荒的土地得到重新利用。

  “我家门前的半亩烂湴田以前一直没管过,现在整改后变成高产田,去年我就多收了300公斤稻谷。”庙山村村民郎建具指着他家新播种的水稻秧苗,对今年的收成充满信心。

  水土整治 荒地变沃土

高标准农田。姚琪 摄
高标准农田。姚琪 摄

  当前,春茧收购已近尾声。通旅镇新桥村村民郭中华家的50张春茧卖了将近15万元。

  谈起这些年栽桑养蚕的经历,郭中华深有感触。“之前我们村水土流失很严重,根本无法大规模种桑养蚕,现在经过水土整治,变好了许多。

  新桥村地处通旅小流域,属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水土流失面积达18平方公里,属中度侵蚀区。水土流失造成土层逐渐变薄,肥力下降,抗旱能力减弱,粮食产量低下,甚至出现耕地丧失耕作能力的情况。

  2018年,通旅镇迎来了新机遇——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通旅小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以新桥村为重点,整体推进,全面发展,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实施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84平方公里。其中:坡改梯35公顷,发展果木林102公顷,保土耕作1498公顷,修建排灌沟渠13千米,蓄水池33口,沉沙凼146口,作业道路8千米。

  “四通八达的道路,让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得到了极大地便利;修建了很多水池、水渠等一系列的水利设施,让我们村多年来的缺水问题得到了根本的缓解。”新桥村第一书记张贺说道,现在村上也建设了产业园基地,引进了一些有志之士回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打下了坚实基础。

  “化零为整” 稳保粮仓

  近年来,乐至县不断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整治,共建设高标准农田约41.1万亩,实现粮食亩均增产15公斤以上。乐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谢春梅表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为了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下一步,全县将加大争取项目资金力度,加大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保障增收农民致富。”

  田畴焕新颜,农民挂笑脸,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助力帅乡农村大发展。(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