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lyxw > 中新网四川

自贡沿滩:绘就乡村全面振兴新图景
2021年06月02日 13:41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尧欣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6月2日电 (刘刚 卜一珊 贺勤思)两项改革是一篇前后相续的大文章。“前半篇”重在调整优化,形成“物理变化”;“后半篇”重在提质增效,催生“化学反应”。在“后半篇”文章中,四川自贡市沿滩区重点实施“改革创新、产业融合、公共服务、百村善治”四大提升行动,全方位、深层次、持久性释放出改革红利。

 黄市镇丰兴村美丽的农家大院(沿滩融媒 供图)
黄市镇丰兴村美丽的农家大院(沿滩融媒 供图)

  聚焦增势赋能 优化资源配置

  2019年以来,沿滩区先后开展了乡镇行政区划和建制村调整改革及社区优化调整和村(居)民小组优化调整各项工作。改革的不仅是行政区划,也伴随着村组人口结构、产业功能等调整。

  据介绍,沿滩区优化资源配置,扩权赋能,实现基层权力给基层、基层事情基层办、基层事情有人办、基层执法有效能。全区因地制宜推动土地集中连片、规模适度利用,盘活现有资产资源,实现错位发展,着力发展草雕、慢餐、西瓜等产业特色村。以黄市镇红旗村为例,在两村合并后,将产业资源进行整合,由村党组织书记带头采取“公司+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连片发展柑橘1000亩,形成柑橘产业特色村。

  同时,沿滩区摸清家底,将闲置的土地资源盘活,规范化建设合并村集体经济组织,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国家级试点、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和农村资金互助省级试点,并同步开展沿滩镇“整镇推进”集体经济示范镇建设和中、省扶持村集体经济融合发展试点,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如今,沿滩镇詹井村通过发展羊肚菌、西瓜等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已超过100万元。到2025年,全区预计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00万元的示范村将达9个。

 “乡风文明的省级脱贫村”沿滩镇詹井村(沿滩融媒 供图)
“乡风文明的省级脱贫村”沿滩镇詹井村(沿滩融媒 供图)

  聚焦融合发展 促进产业升级

  近日,在沿滩区永安镇花椒产业园,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一颗颗花椒挂满枝头,即将进入采摘期。预计,今年全区花椒总产量万余吨,产值将超过1.2亿元。

  “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活则全盘活。”据了解,沿滩区深谙其道,结合“一园三片区”总体布局,划分金银湖乡村振兴、卧龙湖品质城镇、仙市文旅融合、沿滩产城融合、邓太高铁、瓦市小城镇六大单元,“三步走”统筹全区产业、经济等各项规划编制,推动创建“省级乡村振兴战略先进区”。

  沿滩区还围绕全省“10+3”产业体系建设,按照“园区+龙头企业+N个经营主体”的思路,加快推进花椒、柑橘“两个十万亩”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并发展高粱5万亩、特色水产养殖1.5亩,建成省级示范专合社、家庭农场24个。同时,编制了《沿滩区“十四五”文化旅游发展规划》乡村旅游专章,构筑全域旅游空间,有望实现综合收入41亿元。

  聚焦民生实事 优化公共服务

  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中,沿滩区不断优化公共服务,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基础设施体系、文教卫体系、养老育幼体系,让群众享受到改革带来的红利。

  沿滩区设置“多点式”网点,推行“下沉式”服务,强化“网办式”支撑,保留被合并村服务点62个,下放公共服务53项,制定“就近办”清单124项。全区还启动了村(社区)便民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首批试点及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全领域无差别“一窗受理”试点。

  沿滩区实施撤并建制村畅通、“组组通”、产业路变旅游路、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四大工程,且分步推进农村厕所无害化改造12198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7.12%。全区有序推进基础教育学校布局调整和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撤并村小12所,新建、扩建学校4所,基本消除66人以上的超大班额。稳步推动县域医疗卫生次中心建设,与自贡市中医医院签订协议构建紧密型医联体。

  沿滩区还实施了卫坪街道恒大绿洲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黄市镇中心敬老院建设,建成3个老年助餐服务点,让老人晚年生活更加幸福。

  聚焦基层治理 实施百村善治

  沿滩区聚焦“五好”乡村组织建设要求,大量吸纳优秀返乡农民工、农村致富能手、返乡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等进入村级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换届后,村(社区)“两委”干部平均年龄40.89岁,村支书、主任“一肩挑”比例96.46%。

  沿滩区全面配备“一村一辅警、一村一治理委员、一村一法律顾问”,增补建立镇村应急队伍116支共1426人,整合“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天网工程”,统一调度,构建起联动高效的共治体系。

  为提升乡村治理效能,沿滩区深入实施乡村治理先锋引领等“三大工程”和文明提质、村貌提升等“六大行动”,并建设农村、城市、两新组织“道德银行”网点47个,挂牌法理情工作站21个,建成沿滩区社会组织孵化中心,培育社工人才33名,创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4个、四川治理有效名村1个。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在改革道路上,沿滩人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着力巩固拓展改革成果,把人民的期待变成改革行动,让希望变成了现实。(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