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cjbd > 四川在线

独家丨川渝共同批准设立的首个新区——川渝高竹新区意味着什么?将如何建设?
2021年01月06日 15:30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四川在线记者 何浩源

  1月4日,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这是川渝两省市共同批准设立的第一个新区,意味着川渝高竹新区成为川渝两省市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重要平台。

  根据批复,新区规划范围包括重庆市渝北区茨竹镇、大湾镇的部分行政区域和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高滩镇、坛同镇的部分行政区域,总面积262平方公里,其中涉及渝北区124平方公里、邻水县138平方公里。

  设立川渝高竹新区意味着什么?新区将如何建设?四川在线记者专访相关人员,进行独家解读。

  新区设立后将补齐短板 为发展蓄势

  批复要求,新区建设要坚持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与现行管理体制协调、联动的管理方式和运行机制。要创新管理体制,按程序组建新区管理机构,赋予与新区发展阶段相适应的管理权限,一体化推进新区高水平建设和高质量发展。

  广安市委常委、川渝高竹新区党工委负责人陈捷表示,川渝两省市正式批复设立川渝高竹新区,意味着高竹新区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进、机构的组建、产业项目落地等工作有了法定依据和方向,各项工作的进展将明显提速。

  目前,川渝高竹新区已设立综合事务中心、党群事务中心等机构,并组建成立川渝高竹新区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发布“招贤榜”。陈捷透露,未来,川渝高竹新区将更多的是依托市场,充分发挥管理平台公司的作用,按照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来推进新区建设。在探索经济区和行政区适度分离方面,新区将实行经济发展一体化、行政管理属地化的原则。“当川渝两地政策不同时,我们可以选择对发展有利的政策在新区实施。”

  事实上,早在2012年,邻水县就建起了高滩园区,为重庆工业配套。但此前的高滩园区在配套和交通上存在瓶颈,影响了园区进一步发展。落地园区的四川瑞创汽车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由于公司在欧洲有很多业务,而园区方圆10公里内没有五星级酒店,这给接待外宾造成了麻烦。

  陈捷表示,设立新区后,基础设施建设也将提速,新区配套不完善的短板将会被补齐,为进一步大发展蓄势。目前,联通新区和重庆主城区的快速通道重庆南北大道(北延段)及川渝大道都已经动工,力争早日建成通车。“此外,高品质酒店、人才公寓、公园等项目都将出现在高竹新区。”

  2025年川渝高竹新区地区生产总值将达120亿元以上

  2020年12月31日,邻水县副县长、川渝高竹新区综合事务中心主任赵冬发了一条朋友圈:2020年的最后一天,抱着四川和重庆两省市政府关于同意设立川渝高竹新区的批复文件,辗转重庆和成都签章,终得圆满。

  赵冬介绍,川渝高竹新区建设将分三步走。

  一年起步:在新区50平方公里的核心区范围内,建基础、拉骨架;同时调整产业结构,优化招商模式,成立并理顺新区管理机构。

  三年打基础:建立成熟的跨区域经济合作管理模式,基本农田、生态红线、四山管制等控制性指标充分调整,各类产业项目、城市片区开发、生态康养旅游开发等全面推进,南北大道北延伸段、川渝大道、包茂高速高竹互通等重大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五年大发展:到2025年,城市形态初步形成,基础设施内畅外联,现代产业加速集聚,公共服务全面融合,常住人口15万人以上,地区生产总值120亿元以上。

  批复要求,渝北区人民政府、广安市人民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明确发展思路,完善工作机制,创新发展方式,落实重点任务,认真做好新区规划编制工作,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产城景融合发展等新路径。

  对于广安来说,川渝高竹新区意味深远。

  由于紧邻重庆,广安必须深度融入重庆都市圈。陈捷表示,重庆南北大道(北延段)通车后,新区到重庆江北机场仅38公里,这将让新区更好承接重庆产业转移,有助于补齐广安经济弱小化短板。

  此外,广安已有承载广安和深圳合作的广安(深圳)产业园、承载广安和成都合作的广安(成都)生物医药产业园,而承载川渝合作的高滩园区升级为川渝高竹新区,不仅将加快广安开放合作的步伐,成为外界了解广安的一道窗口,也将成为推动广安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摄影 张启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