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泸县:“四措并举” 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格局
2021年10月20日 15:39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20日电 (冯怀玉)近年来,泸州市泸县大力实施“文旅联动”发展战略,坚持“整合资源、精准供给、延伸服务、共建共享、健全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增加优秀乡村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推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探索建设城乡一体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新格局。

  发挥平台功能,整合资源提质效。做强县级阵地。加强公共文化资源与需求变化研究,加强文化供给侧调整,全面提升县级文化阵地水平。整合项目建设资金1.2亿元,建设宋代石刻博物馆、屈氏庄园博物馆,免费向公众开放。文化馆新馆、图书馆新馆、龙桥数字博物馆完成规划设计,即将开工建设。县文化馆创建国家县级一级馆,县图书馆创建国家县级二级馆,泸县宋代石刻博物馆创建国家二级博物馆。统筹综合服务。整合宣传部、组织部、教体局、文广旅局、共青团、妇联等部门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或项目,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全县305个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建成,新建58个文化广场、153个幸福美丽新村(社区)文化院坝。整合惠民政策。梳理相关政策规定,有效补齐补足基层公共文化资源匮乏短板,促进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发展。对251个农家书屋的图书常态化补充更新,提档升级40个贫困村阅报栏。全面建成农村应急广播“村村响”工程,发展数字电视“户户通”3.8万户,广播电视公共服务实现全覆盖。创新资源整合。落实探索绩效管理新机制,通过“县管镇用”统筹镇(街道)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依据绩效考核排名差异化分配免费开放经费。探索乡村文化资源整合新模式,在部分文化资源丰富、氛围浓厚、基础扎实的行政村探索标准统一、互联互通、功能齐全、运行规范的公共文化综合体模式,发挥辐射带动效应,进一步充实基层文化服务网络。

  发挥融合功能,传承文脉优供给。依托泸县丰富的龙文化遗产和民风民俗,深入推进公共文化与文艺创作、文脉传承、文旅产业等融合发展。文艺创作精品化。成立四川艺术创作中心首个县级创作基地,大力推广精品龙文化舞台剧《龙城宋韵》、广场舞《龙腾盛世》、城市形象歌曲《彩龙舞东方》等。依托“巴蜀笑星”张德高等明星演员打造泸县农民演艺IP,数十部小品登上央视“我爱满堂彩”栏目。文脉传承乡土化。以国家级非遗雨坛彩龙为龙头,全面普及龙舞技艺,建立乡村龙舞队60余支,培养龙舞队员1100余人,全县龙舞种类多达20余种。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33所中小学开设传统文化课堂,雨坛童子龙、百和莲枪大课间等成为一道靓丽的校园文化风景。探索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新举措,带动乡村春晚、广场舞、全民阅读、农民运动会等文体活动遍地开花,推动传统文化“一校一特色”、文旅活动“一镇一特色”格局逐步成型,形成社会资本广泛参与文化建设、文化管理、文化活动的生动局面。文旅融合多元化。坚持“月月有活动、季季有特色”,打造龙舞闹元宵、龙抬头、梨花节、菜花节、放生节、龙眼节等文旅活动品牌。培育文创产业,开发宋代石刻元素的生活用品、微信萌表情、服饰等文创产品,推出宋代石刻博物馆文创商城,推动公共文化产品多样化、服务多元化。村情村史微型化。综合利用村党群服务中心,广泛普及“村情村史”陈列室,传承家风家训,留住乡愁记忆,促进乡风文明。将得胜镇大水坝村、云龙镇伏耳村等村非遗传习所升级成为乡村“微型博物馆”,形成县域博物馆集群。

  发挥纽带功能,延伸服务增效能。以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建设为契机,构建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为纽带的一体化总分馆体系,打造流动服务品牌,破除公共文化服务效能“陷阱”。构建特色总分馆体系。以县文化馆、县图书馆、县博物馆为总馆,以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基层服务点,整合社会设施和文化资源纳入总分馆体系。以“泸县文化云”数字文化平台为纽带,盘活全县文化馆(站、室)、图书馆、博物馆、农家(社区)书屋以及其他社会资源,构建一站式、高效率总分馆服务网络,实现统一领导管理、统一服务目录、统一资源配置、统一人员培训、统一绩效考评。推广流动服务模式。打造以公共文化机构为载体、农民演艺为特色、文化志愿服务为形式的流动服务模式。构建县、镇、村全覆盖、广受益的流动文化场馆,购置“流动图书车”,针对农村、社区、学校、企业、机关、部队等不同群体开展“悦读共建”,拓展共建单位20余个。整合农民演艺团队4辆“流动舞台车”,常年下乡开展艺术普及活动,文化志愿服务队常态化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开展流动文化服务。创新服务延伸。探索公共文化服务向中心村和聚居点延伸,利用村委会闲置资产或社会捐助资产建设文化活动服务站,老百姓在身边就可以查阅实用书籍、听取有声读物、观看电影,参与健身、棋牌等活动,享受城市生活,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探索农村公共文化智能化服务,以文化服务信息化、网络化为抓手,加强数字化图书馆、文化站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和提升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现代化、智慧化水平和能力。

  发挥品牌功能,联盟演艺兴特色。鼓励新乡贤加入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建设一批有地域特色、有文化价值、有发展前景的公共文化服务品牌,切实加强对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供给,打通服务延伸的最后一公里,实现服务的长效化、常态化。构建大网络,整合农民演艺团队101支、专业演职人员3000余人,打造规模化、规范化、网格化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泸县农民演艺网。聚集川渝滇黔420余支农民演艺团队,组建西南农民演艺联盟,在更大地域范围内实现政策共享、资源共享、市场共享,推动区域文化均衡、联动发展。推出农民演艺服务标准体系,已列入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品质大提升,联合高等艺术院校、专业文艺院团常年开办农村演艺人才培训班,邀请20位国家级专家指导农民演艺音乐、戏曲创作演出。1000名农民演员先后获得演艺资质专业认证,多名农民演员先后荣登央视舞台。拓展大舞台,依托节庆活动,聚焦新时代主旋律,每年投入200—300万元购买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以农民演艺大舞台为典型代表的群众文化活动品牌。加强文艺志愿服务工作,支持文艺团体、社会组织等机构深入乡村开展文艺演出、辅导培训等公益性文化服务。每年举办公益性文化活动超过200场次,撬动社会资金2.5亿元购买农民演艺16000余场,惠及川渝滇黔数百万群众。(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