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看发展、寻机遇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
2021年10月19日 21:18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曹惠君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10月19日电 (岳依桐 吴平华)“牙齿健康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中国牙谷的规划非常大气,不仅和产业紧密结合,打通上、中、下游产业链条,还站在全球视野进行了布局。”19日,参观完位于四川资阳的中国牙谷后,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执行会长夏洪如是表示。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当日,跟随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200余位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资阳的中国牙谷和临空经济区考察当地发展情况和前景,寻觅投资合作机遇。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资阳地处四川盆地中部,幅员面积5747平方公里,总人口342.4万人,是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省级文明城市,入围国家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更是四川省唯一同时直接连接成渝“双核”的城市。资阳正不断展现出磅礴发展的新势能,迈进投资和发展的“黄金时代”,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蓄势待发的投资活力,获得川渝工商界人士频频点赞。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中国牙谷占地8900亩,以“国际口腔全链式生态系统,中国一流复合型产业社区”的发展定位,以“从口腔产业为起点,从制造和服务两大方向进行产业延伸与辐射,大力发展‘口腔+’”的发展路径,打造中国一流世界知名、不可复制不可替代的“产学研销医养”全链口腔基地。预计到2025年,中国牙谷入驻企业将超过200户,产值超过300亿元,培育民族品牌企业超过50家,上市公司3家以上。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在夏洪看来,作为资阳贯彻健康中国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示范项目,中国牙谷的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他建议,下一步当地可以进一步挖掘牙文化、口腔文化、健康文化,充分结合资阳本身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全方位提升相关产业附加值。“未来,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把关注点投放到资阳,助力资阳成为更多文化产业建设者的青睐之地。”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川渝工商界人士走进四川资阳。(岳依桐摄)

  在资阳临空经济区,前来考察的川渝工商界人士们认真聆听讲解,并不断用镜头记录这里的建设发展情况。资阳临空经济区地处成渝相向发展主轴,距天府国际机场12公里,辖雁江镇、临江镇,幅员面积154平方公里,总人口10.3万。资阳市委、市政府将临空经济区作为资阳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动力源、成资同城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和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示范区,正举全市之力加快推进其建设。

  “这里距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仅12公里,与东部新区相邻,又位于成渝两地中间,具有非常突出的区位优势,临空经济这块产业蛋糕一定要做好,也一定会做好。”四川省工商联副主席、四川省建筑商会会长、成都华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漆贵春表示,自己非常有意愿投资资阳,参与到这里的临空产业建设发展中。

  “此行意义深远,通过参观学习和考察交流,我将与四川省建筑商会的会员企业分享、介绍资阳的投资热点,让大家来共享这里的发展机遇。”漆贵春谈到,商会还将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过程中加强与重庆相关商协会的对接交流,为广大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平台,并在该过程中,充分推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部的城市,从而实现共同发展。

  “我觉得资阳的区位优势明显,城市规划非常好,产业定位比较高端,城市环境和营商环境也非常好。相信资阳的发展会越来越好。”重庆市工商联(总商会)副会长、瀚华金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富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国祥表示,未来,公司将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以及产融协同生态化等方面加大对包括资阳在内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相关区域的投入力度,从而支持资阳等地的相关企业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

  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徐芝文表示,资阳地处成渝主轴主线,是四川唯一直线连接成渝双核的地级市,是成都“东进”、重庆“西拓”的重要承载地。中国西部看成渝,成渝之心在资阳。资阳之发展,必将放大成渝辐射之效应;资阳之变化,必将推动成渝中部之崛起;资阳之突破,必将成就成渝双圈之未来。

  据了解,10月19日至20日,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商会合作峰会在资阳举行,旨在进一步加强成渝地区政府、商会和企业间广泛深入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成渝地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