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四川分社正文

首页 > bwbd > 中新网四川

探寻中国经济新动能·成渝双城行在成都启动
2021年01月21日 11:04 来源:中新网四川 编辑:韩金雨
分享到:

  中新网四川新闻电1月21日电 (唐倩 刘妍)19日,凯迪拉克探寻中国经济新动能·成渝双城行活动在成都启动。来自川渝两地的媒体从成都自驾出发,途径三岔湖旅游区、重庆大足石刻、重庆两江景点,一同感受成渝双城的文化旅游产业的变化,探索成渝双城经济新动能。

成都东部新区马鞍山观景台规划展示馆。(凯迪拉克 供图)
成都东部新区马鞍山观景台规划展示馆。(凯迪拉克 供图)

  沿路经过的景区,体现了巴蜀文化旅游的底蕴与潜在的经济动力。第一站是成都东部新区马鞍山观景台规划展示馆。成都东部新区地处成渝发展主轴与成德眉资连接带的核心,拥天府国际机场与东部新区铁路枢纽站之利,是国家打造“国内循环”的产业腹地和“国际循环”的流量链接。第二站是重庆大足石刻景区,大足石刻是中国南方最大的,也是南方唯一名列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石窟群。目前,大足正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积极发掘它的经济价值。据悉,2020年大足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4.5%,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最后一站到达重庆两江景区,欣赏重庆两江四岸城市美学。近年,重庆“两江四岸”的夜间消费潜力不断增大、增强,已成为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强劲引擎。

大足石刻景区。(凯迪拉克 供图)
大足石刻景区。(凯迪拉克 供图)

  “成渝经济圈不仅是一个经济概念,更是一个文旅概念。”四川省文化产业商会会长张建华表示,后疫情时代,国内经济启动内外双循环,文旅产业处于提振内需消费主力军地位,是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成渝经济圈的发展,要高站位、广视角、多层次推进,构建复合型双城综合体。在张建华看来,成渝文旅产业文化内涵相近、产业形态相似,交通一体化建设完善,文旅产业在空间维度上既可以更高效共享旅游要素,又可以进行文旅产品的不同组合。

  2020年4月,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项目启动会议正式召开,川渝双城经济圈下的巴蜀文化旅游发展之路正式开启。其中,资阳大足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是四川省委贯彻落实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全面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战略部署,是区域合作9大平台之一。

探寻中国经济新动能·成渝双城行活动。(凯迪拉克 供图)
探寻中国经济新动能·成渝双城行活动。(凯迪拉克 供图)

  “大足积极响应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加强两地双方文旅宣传、项目合作和人才合作交流,切实促进两地的文旅融合发展,共建成果已不断显现。”重庆市大足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资阳大足加快建成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正是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新动力源。

  巴蜀文化同根同源,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成渝经济圈作为西部地区发展的龙头,承东启西、联通南北,一旦形成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可以大大拓展我国经济战略回旋空间。在文旅产业迈入新常态的时代背景下,推动成渝经济圈的文旅建设,等同建立了拉动西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完)

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本网或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新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新闻网·四川新闻采编部 电话:+86-28-629387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