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发布

11月9日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1月9日(星期二)9:00,在市级机关一办公区1A101,召开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

(一)主发布人

刘筱柳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

(二)发布人

唐雪峰 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

张金泉 成都市商务局局长

袁顺明 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区长

  成都轨道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三)主持人

  成都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

 

  主持人:

  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上午好!

  欢迎参加成都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本轮疫情发生后,社会非常关注。今天,我们继续向大家介绍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的最新情况及下一步重点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本场发布会的有:

  中共成都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刘筱柳女士;

  四川省疾控中心副主任唐雪峰先生;

  成都市商务局局长张金泉先生;

  成都市成华区人民政府区长袁顺明先生;

  成都轨道集团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刘毅先生。

  首先,请刘筱柳常委通报全市疫情防控的最新情况。

  刘筱柳:

  各位记者朋友:

  大家早上好!

  下面,由我通报成都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进展情况。11月2日我市报告此次疫情首例病例以来,截至11月8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23例。

  由于首例病例和外省关联病例在成都的活动范围广,又参加多场商务和会友活动,并且在密集人群、密闭空间中停留时间长,极易形成病毒传播,使防控形势异常复杂。在发现第一例病例后,全市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迅速排查传染来源、尽全力切断传播途径。

  我们组建专班对所有病例开展精准流调。截至11月8日24时,本地累计在管密接2757人、次密9097人,核酸检测均为阴性;累计排查外地密接371人、次密586人,均已协查管理。同时,对病例到过的场所逐个研判,全力追踪密接、次密接和风险人员,实施分级分类管理,截至8日24时,全市累计划分的165个重点风险点位全部纳入封控管理,密接、次密人员全部实施集中隔离,其他重点人员实施居家隔离。

  我们对所有病例开展了集中治疗,组建专家团队,一病一方案,确保规范高效救治。目前,所有病例均在市公共卫生临床医疗中心隔离治疗,生命体征平稳。

  我们划定风险等级、范围,努力遏制疫情传播。根据病例活动轨迹,会同省市专家组动态分析研判,划定顶峰水岸汇景小区等中风险区10个,首创娇子1号等封控区11个、理工东苑东区等管控区11个。

  本轮疫情发现的病例感染速度快,个别病例感染链条长。大家在每日公布的病例轨迹中,可能已经看到,与病例六的关联病例已超10例。感染者都是该病例的家人、同事和同楼栋单元邻居。从流调看,部分病例和病例六之间并没有时空上的交集,而他们的同生活环境比如电梯检测出阳性样本若干。这些都提示我们,感染源头复杂,电梯等公共空间、办公场所都存在较大的传播风险。为了最快速度地切断传染链条,我们依据病例的活动轨迹,对可能的风险人群“赋黄码”,及时提醒市民做好个人健康监测,减少非必要流动,并通过核酸筛查,力争早发现潜在病例,降低传播风险。归根结底就是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力争跑在病毒的前面。同时根据流调情况,确定核酸筛查范围,迅速完成检测。全市自11月5日启动重点区域全员核酸检测及重点行业人员抽检。截至11月6日,已累计完成检测230.65万人,检测结果均为阴性。自11月8日18时起,我市根据近期疫情形势,在成华区及周边重点区域启动了更大规模的核酸检测。截至9日6时,已出检测检测均为阴性,还有部分结果待出。

  我们坚持抓好常态化防控。商场超市、酒店民宿、餐饮服务、养老机构、旅游景区、文体娱乐等场所和各类交通枢纽严格执行测量体温、扫码亮码、佩戴口罩、通风消毒、保持社交距离、减少人员聚集等措施,加强工作人员健康监测和个人防护。

  疫情的发生,给市民生活、工作和出行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我们及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定期向群众公布疫情进展,同时通过市卫健委官方微博、微信每日向社会公布病例活动轨迹、风险提示。在开设专席,解答群众咨询、回应投诉。针对群众关心的赋码人员管理等问题,及时解答,及时扩大核酸采样点,协调医疗检测迅速提升能力。

  尽管作为2000多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人员流动频繁,防控难度异常之大。但我们有信心也将坚决果断采取措施,力争尽快切断传染链,力争把对全市人民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在此,要感谢全市人民的理解支持和配合,更感谢全市医疗疾控人员、公安干警、社区工作者、志愿者和新闻媒体工作者夜以继日的连续奋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也恳请市民朋友们,继续坚持“防疫三件套”,共同守护健康平安。在黄码转绿后,也要坚持做好连续14天的自我健康监测,如有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就诊。对于我们工作中的建议和需要解决的困难,也请拨打市长热线12345。

  我们相信在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有2093万市民的信任支持,经过全市上下的艰苦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取得此次疫情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谢谢大家!

  主持人:

  谢谢筱柳常委的介绍,下面进入记者提问环节,提问前请先通报您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一、新华社记者:

  成华区于8日晚对区内部分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请问成华区在核酸检测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进展情况怎么样?

  袁顺明:

  11月2日16时接到协查通报后,我区第一时间激活疫情防控应急机制,迅速开展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等应急处置工作,对华府沙河小区、理工东苑(西区)两个封控区,及周边管控区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同时,我们通过流调溯源、大数据协查等手段分析后,对两个封控区域所在的万年场、二仙桥街道(包括成都理工大学)实施了全员核酸检测,并对相关重点行业领域人群开展了不少于30%的抽检。截至8日18时,全区共完成核酸采样44.42万人次,累计报告确诊病例9例、无症状感染者3例,暂未发现传播链以外的病例。

  过去一周,成华区阳性病例不断增加,我们感到这轮疫情传播力强、波及范围广,为了进一步排查潜在的感染者,切实保障市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昨(8)日18时,在全市统筹调度和兄弟区(市)县的鼎力援助下,我们集结医护人员2654人,发动上万名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设置采样点193个,紧急启动全区三环路以内所有街道较大规模核酸检测(双桥子、猛追湾、二仙桥、府青路、万年场、双水碾、跳蹬河、保和、青龙街道全域及龙潭街道部分社区)。截至今天早上7点半,已完成采样66.31万份,14.85万份结果为阴性,其余结果待出。我们力争24小时内,完成上述区域约109万人核酸采样检测任务。

  本轮核酸检测时间紧、任务重,又刚好碰上了寒流来袭、天冷风大,为核酸检测采样增加了难度。但是,我们医务工作者坚守岗位、全力以赴,广大市民朋友自觉服从采样安排和现场管理,一些市民还主动到检测点担任志愿者,有的还熬送姜汤水、制作糕点夜宵,并配上暖心的话语。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广大市民朋友的理解支持,感谢医务人员、社区人员和志愿者们的辛勤付出。我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遭遇战、歼灭战。

  二、央视记者:

  大型商超、餐饮场所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请问市商务局当前采取了哪些具体的疫情防控措施?

  张金泉:

  感谢你的提问,你提的问题也是民众的关切,更是我们商务工作的重点。按照国家和省市分级分区防控相关要求,我们鼓励商超、餐饮行业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运营,并提供网订配送、无接触交易等便利服务。同时,我们请市民自觉遵守防疫规定,理性消费、减少聚餐,并对商超、餐饮等商贸服务企业履行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进行监督。

  在疫情防控上,我们突出从技术指导、督导检查、应急管理、生活必需品保供等方面做好相关工作。

  一是加强疫情防控政策与技术指引。印发《商场、超市疫情防控技术指南》《餐饮服务单位疫情防控技术指南》《接触类商贸服务行业新冠疫情防控技术要点》,指导商场加强出入口管理,安排“防疫专员”负责卖场巡视检查,督促商户和消费者严格遵守防疫规定;推动属地街镇、社区加强对小超市、便利店等社区商业网格化管理。强化餐饮场所管控,细化员工岗前测温、场所餐具消杀等标准,督促餐饮企业控制餐位和人流密度,倡导隔位就餐、文明就餐、餐前洗手、使用公勺公筷等。

  二是持续下沉开展督查整改。市商务局派出280余人次,组成23个督导检查组下沉各区(市)县,采取明查暗访、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商超、餐饮等商贸企业进行督查,重点检查企业对顾客进店测温、扫场所码、亮健康码、佩戴口罩等防疫措施落实情况,以及员工健康检测、场所消杀、进口冷链食品销售加工等环节监测管理。截止目前,共计检查商超、餐饮等商贸企业1800余家次,发现并整改各类问题500余个。

  三是从严落实应急防控措施。下发《关于严格落实商贸领域疫情防控措施快速切断疫情传播链条有关工作的紧急通知》,督导商超、餐饮等商贸企业搞好专业培训和应急演练,指导商贸企业在发现黄码或有发热、咳嗽、呼吸道感染等症状人员时,立即劝止进入,劝导其做好个人防护,通知其属地社区做好排查管理和健康监测;发现红码人员就地隔离,并立即向属地社区报告,等待转运管理。

  四是全力做好保供稳价工作。我们及时启动生活必需品市场保供应急预案,发动整合各方力量,全力保障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目前,24家重点保供企业和白家、濛阳等大型批发市场仓储充足、品种丰富,肉禽蛋类均能做到足量供应。其中,猪肉、牛肉、鸡肉等肉类日均交易量在1000吨以上,蔬菜水果日均交易量在12000吨以上,可有效满足市民基本生活需求。

  三、红星新闻记者:

  成都本轮疫情的特点是什么?后续将如何发展?

  唐雪峰:

  11月2日,成都报告本轮疫情的首例病例。该病例有西北多地旅居史,与当地确诊病例有明确的轨迹重叠。经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基因测序,仍为delta新冠病毒变异株引起,与西北疫情病毒株为同一来源。

  首例病例及早期续发病例多为年轻人,活动范围广、接触人员多,除参加公务活动外,还涉及酒吧、餐馆、健身房等多个场所,容易引起疫情传播。截至目前成都市已报告23例病例,呈现出传染性强、同家庭、同单位、同餐饮娱乐场所聚集发病等特点。同时,由于Delta变异株的传播力更强,此次疫情中也出现了1传13的特殊案例。这样的个案给我们的疫情防控工作提出极大挑战。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形势,各个专业队伍正在日以继夜的开展流调溯源、场所封控和核酸检测,与病毒拼速度,同疫情抢时间。在各条战线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虽然这两天新增病例数比较多,但所有病例源头清楚,均在同一条传播链上,说明疫情总体上可控。但同时,我们也要理性认识到此次抗疫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由于早期病例活动范围大、接触面广,且多数病例的Ct值较低(意味着病毒载量高),传播风险较大,不排除后续仍有新增病例的可能。

  在此,也提醒全市人民仍然不能放松对疫情的警惕,严格做好个人防护。对照官方发布的轨迹信息做好排查,若有轨迹重叠立即向社区、单位或居住的宾馆报备。关注自身健康码的变化,若出现黄码需按照要求,接受三天内两次核酸检测,间隔超过24小时。恢复为绿码后,也需要继续做好14天自我健康监测。

  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现在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很多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要靠大家每天自觉做到。这些防护措施完成后,不仅能够很好地保护每一个人不受病毒侵袭和感染,也是每个人履行社会责任的一种体现。做好自我防护,不仅为了自己,还为了别人。

  每一个人都应该相互监督,坚持用自律来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谢谢大家!

  四、封面新闻记者:

  作为城市运行主动脉,成都轨道交通采取了哪些疫情防控举措,来保障市民安全出行呢?

  刘毅:

  成都轨道交通线网开通运营13条线路,运营里程共计558公里,线网运营车站373座,运营人员共计3.92万人(其中员工2.27万人,安保等委外人员1.65万人),日均客流约540万左右。11月2日以来,受疫情影响,线网客流下降30%左右,日均客流370万左右。疫情发生以来,成都轨道集团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同时,根据大线网、大客流的运营实际,不断优化完善防控举措,确保市民安全出行。

  一、扛牢企业主体责任,精准落实车站、列车防控措施

  一是全线网所有车站严格落实“进闸亮码、自动测温、佩戴口罩”防控措施,所有乘客凭绿码通行,非绿码无法进站乘车。二是严格落实站车消杀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制定的行业标准开展消杀工作,对车站及列车内乘客接触的设备设施、公共区域的消杀频次不低于6h/次,每日对空调滤网、单程票、客服用品进行消杀。针对本次疫情,我们升级了防控举措,增加消杀频次,对车站及列车内乘客接触的设备设施、公共区域的消杀频次从6h/次提高至2h/次。三是加强站车通风,列车以最大通风量不间断通风,车站在运营时段保持全部通风设备开启。四是采取无接触乘车措施,在全线网373座车站启用智慧测温、智慧过闸,支持戴口罩刷脸无感乘车,采用智慧化手段全面提升通行效率、防疫效果。五是建立联动应急机制,成都地铁各车站与属地社区、医院及疾控部门均建立了联络机制,针对乘客体温异常、健康码异常,或发现疑似病例、确诊病例等情况,均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并开展了相应的应急演练,确保特殊情况下能有效联动、快速应对。

  二、加强自身风险管控,重点做好工作人员个人防护

  一是加强员工排查。每天对全集团及委外单位员工进行全覆盖动态排查,累计排查超50万人次,确保上岗人员健康状态良好。二是开展全覆盖核酸检测。本次疫情发生后,集团第一时间开展了全员核酸检测,累计已检测超3万人次,结果均为阴性。在此基础上,对所有运营一线工作人员每周核酸抽检超过30%,动态实现全员覆盖。三是推进员工疫苗接种。目前具备接种条件的运营人员疫苗接种实现两个100%(3.76万人次完成全剂次疫苗接种,满足加强针接种的7597名运营人员均完成加强针接种)。四是加强员工防护。全部员工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重点岗位员工佩戴防护面罩上岗,全力保障员工及乘客安全。

  主持人:

  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发布会的现场提问就到这里。本轮疫情的最新情况,我们将持续通过新闻发布会和权威信息发布等形式及时向社会公布。

  感谢媒体朋友对成都市疫情防控工作的大力支持,感谢您们通过新闻报道为成都凝聚起齐心抗疫的强大力量!也谢谢筱柳常委和各位发布人,谢谢大家,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

往期直播